使徒行传系列信息(三)---世界与我
徒3:1-10
“申初祷告的时候,彼得,约翰,上圣殿去。有一个人,生来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来,放在殿的一个门口,那门名叫美门,要求进殿的人周济。他看见彼得约翰将要进殿,就求他们周济。彼得约翰定睛看他。彼得说,你看我们。那人就留意看他们,指望得着什么。彼得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于是拉着他的右手,扶他起来,他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健壮了。就跳起来,站着,又行走。同他们进了殿,走着,跳着,赞美神。百姓都看见他行走,赞美神。认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门口求周济的,就因他所遇着的事,满心希奇惊讶。”
使徒行传第二章,记载五旬节圣灵降临,门徒得着能力,彼得站起来讲道,之后有三千人信主,教会从此诞生,信徒聚在一处,彼此交接、擘饼、祈祷。
使徒行传第三章一开始,记载彼得和约翰在申初即大约下午三点钟要进圣殿去祷告。彼得约翰此时进圣殿祷告与从前大不相同,因为当主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的时候,殿里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在于,原来只有大祭司每年一次才能进入至圣所,如今因耶稣身体和宝血的缘故,每个人都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神面前祷告、敬拜。
有一个人,生来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来,放在圣殿的美门口,要求进殿的人周济。这人生来是瘸腿的,英文NASB 译作“who has been lame in his mother’s womb.” 在母亲肚腹中就是瘸腿的。他天天被人抬来,放在圣殿的门口,乞求人的周济。他看见彼得约翰将要进殿,就求他们施舍。
彼得说,“你看我们。”那人就看着彼得,指望得着什么。但彼得定睛看他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
彼得的话,前半句让他失望,后半句让他兴奋。于是他期待着彼得的下文,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彼得会说出这样一句话:“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
行走?他自出生就是瘫痪,如今已经四十多年了,哪敢有这样的奢望?这样的事他连想也不敢想,他只有坐在那里傻傻地发呆。于是,彼得拉着他的右手,扶他起来。当他刚站起来,他的脚和踝子骨立刻健壮了,就不由自主地跳起来,他生怕再倒下去,便赶快站住并站稳了,还是不敢相信,又慢慢地在地上试着走一步。当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可以行走,就一路走着,跳着,赞美神,和彼得约翰一同进入圣殿。
众人认出他来,因为几乎每个人都认识他,那个向来在圣殿美门口向人伸手讨钱的乞丐,如今走着、跳着、蹦着、唱着进入圣殿赞美神,众人就满心稀奇,惊讶不已。
在这个故事中共有三类人:彼得和约翰是一类人;瘸腿的病人是一类人,第三类是百姓和众人。
一. 瘸腿的病人
这个人在母腹中就先天不足,生下来就是瘸腿瘫痪的人,他的一生从来就没有走过路,也不知道行走是什么样的感觉,他需要亲人或朋友抬着他,把他放到圣殿的门口,乞求行人的施舍和怜悯。他一生最大的指望就是每天都讨得足够的接济,能以让他糊口以度过这一天。
“乞讨”(beg)和“瘫痪”(cripple) 是这人生命的两大特征,而这两大特征恰好是今日世人的写照。
今天究竟有多少人仰仗老板的鼻息、迎合上司的口味,就是为了乞求糊口的饭碗、活得没有一点尊严?有多少人想要出名不惜出卖自己,想尽办法甚至作践自己,制造一些令人不齿的新闻和炒作?今天究竟有多少人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诚实、进取、实力、敬业、爱心、互助,不卑不亢地工作和生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道德价值?
明星为了掩盖皮肤的皱纹,不惜浓妆重抹,以裸露吸引人的眼球;有人以数亿元的重金购置私人飞机、游艇、豪宅,甚至婴儿房,都只不过是衬托内心的虚空和不安全感。有的父母想办法让孩子出名,网络真是一个好工具。之前网上流行上海一个三年级女孩的一篇作文,《爸爸,请你“跪”下来跟我说话》,带有炒作之嫌,很值得怀疑是否包装的结果。作文也许是真的不错,但把一个九岁的孩子推向名气的高峰(同样,今天的抖音或Channels,将自己两三岁、六七岁的孩子包装成网红赚取打赏),实在是危险之至,有百害而无一利。在此谨向家长进一言,此举实非明智。
因此这个世代产生大量另类的乞丐,这种炒作实际上也是一种乞讨,只是他们的乞讨变了些花样而已。买彩票的人是一种赤裸裸的乞讨,向运气乞讨,对钱财叩拜;然而中了乐透大奖的人,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最终几乎都是家破人亡。学过媒体专业、深谙包装之道的近期新闻主角,显然是炒作的高手,泡沫越吹越大,最后终于爆炸了。
这个瘸腿的人的另一个特征是“瘫痪。”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人在圣洁的神面前都是不能站立的瘫子。
“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19-23)
有一个时期,打假和打黑是热门的网络术语,打假者号称从没有打错过对象。且不说打假者的动机,但从没打错过对象,足见社会上假的东西太多,连社会上普遍认为本应该干净的地方也不再干净了。
十年反贪,随着幕后一系列的罪恶和腐败都露出水面,人们不禁要问,一个人暴露了,那些没有暴露出来的还有多少呢?无官不贪,个个该查。但先等一等,若是你在别人的位上,若是你也位高权重,一手遮天,你会怎样呢?所以,还是对我们自己诚实些吧,我一样也个罪人,很可能有过之而不及。
这些离你我太遥远吗?说点近一些的。你有没有过失业或家庭财务危机?你有没有过婚姻的问题?美国离婚率百分之五十,中国大有追而超之的势头,这些难道都与我无关?你有没有过下一代孩子的麻烦?你有没有过苦恼、忧郁甚至自杀的念头?你有没有遭受严重罪疚感的折磨?你有没有过严重的身体疾病瘫痪你的肉体?你有没有过耿耿于怀的伤害?你有没有过强烈的挫折失败感?你有没有过无法排解的内心孤独?
所有这些,都造成人身心灵的瘫痪无力。
这个生来瘸腿的病人最大梦想就是每天讨得足够糊口的施舍,他认为唯一解决他问题的东西是钱。
但他真正需要什么?身体的医治,灵魂的得救。而这两样,哪一样是用钱所能买到的?
今天,许多人也天真地认为,唯有钱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于是便一味地追求,其实钱都根本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
这个生来瘸腿的人遇见了彼得约翰,彼得定睛看着他说,“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所以,这个瘸腿的瘫痪病人真正需要的不是钱财,乃是耶稣,是耶稣的圣名所具有的完全彻底的医治和再造生命的大能!
这个瘸腿病人不仅他的病像我们,他的症状像我们,他的医治也与世人的得救很相似。
瘸腿病人:
在母腹中就是瘸腿,生来贫穷一无所有,被拒于圣殿之外,因着主耶稣的恩典和大能,得着完全的医治,于是他便和彼得约翰一同进入圣殿,走着、跳着、赞美神。
你我世人:
生来就是罪人,圣经说人在母腹中就有了罪(诗51:5),在圣洁的神面前完全道德破产,一无所有(赛64:6),被排斥在神的国度之外没有指望(弗2:12),但因着于是基督的恩典和大爱得着完全的赦免和救恩(罗5:8;弗2:8-9),甚至连天良的亏欠也一并抹去(来10:22),于是我们便“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的赞美主。”(弗5:19)
生来瘸腿的病人四十年瘫痪不能行走,终日被人抬着放在圣殿门口乞求人的施舍,如今可以欢欢喜喜、走着跳着、蹦着唱着进入神的圣殿去敬拜神。
你我世人被罪包围暗淡无光,生命被罪恶瘫痪无以站立,终日在痛苦、罪恶、愧疚、烦恼、不安、无望中耗费光阴,而且时时面临最后严厉审判的恐惧。如今因耶稣基督的救赎,罪得赦免,有永生盼望,在天父爱的呵护中,在喜乐、平安、盼望、笃定、踏实、慈爱中与主同行,敬拜、服侍和生活,哦,那是何等的福分。
二. 彼得和约翰
彼得和约翰这一次的表现实在称得上是英雄气概,那话语中掷地有声的气势、权柄和能力实在让人称羡不已。
“金银我都没有,只把我所有的给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稣基督的名,叫你起来行走!”
耶稣的名大有能力。
有关彼得这句著名的说话还有一个典故:
传说神学家Thomas Aquinas 有一次拜访教皇Innocent IV, 正遇上数算一笔数目可观的金钱收入。教皇炫耀说,“我们再也不必像彼得那样说,‘金银我都没有’了。阿奎那接着说,“是的,但你再也不能和彼得一起说,‘你站起来行走!’”
彼得前后的判若两人,连审问他们的官府和大祭司也惊诧莫名:
“他们见彼得约翰的胆量,又看出他们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就希奇。”(徒4:13)
他们得出的唯一结论是,“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徒4:13)
可见耶稣之名大有能力,功效非凡。
至于彼得和约翰昔日的光景,谁都知道实在是乏善可陈。
约翰曾经脾气暴躁,外号叫雷子,因为当撒玛利亚人不接待耶稣时,他心生厌烦,求耶稣从天降火烧灭他们。在客西马尼园,耶稣要门徒与祂一起警醒祷告,但他们都一个个睡着了。彼得更不用提,最后的晚餐, 当耶稣说有人要出卖祂,并且众人要因祂跌倒时,彼得拍着胸脯发誓,即便是与耶稣同死,也决不会否认祂。但他后来完全照耶稣的预言,竟真的在鸡叫之先,三次不认主。这件事让彼得终于看清自己的本相,以至于当耶稣复活以后,在提比哩亚海边三次询问彼得“你爱我吗”时,彼得再也没有昔日的豪气,只敢小声说,“主啊,你知道。”
如今,彼得约翰从哪里来的权柄和能力,“我…叫你起来行走。”
除了这无可辩驳的神迹之外,彼得约翰竟然在意体恤这样一个生来瘸腿的病人,愿意在途中不嫌烦琐地停下来医治他,岂非同样也是一个神迹?
正如在印度一生照顾麻风病人的德蕾莎修女所说,“我所做的不是神迹,但我愿意这样做是一个神迹。”
据说有人曾经看见一个护士宣教士帮一个麻风病人擦洗伤口,那人说,“I would not do this for a million dollars.”(即便给我一百万美金,我也不干这样的差事。) 护士回答,“Neither would I.” (为一百万我也不干。)
彼得约翰因何愿意顾念一个生来瘸腿的病人?只能有一个解释:因着他们的主---耶稣基督。
有这样的可能:当彼得约翰看见这个生来瘸腿的病人,他们想起约翰福音第九章记载主医治那个生来瞎眼的人。
“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约9:2-3)
彼得和约翰此时也奉耶稣基督的名,彰显出神的作为来,将荣耀归于神。
三. 周围的众人
首先是众人中帮助这位生来瘸腿的那些人,天天把他抬来放在圣殿的门口,他们可能是瘸腿人的亲人,也可能是朋友,几十年如一日地抬着他,这样的好心和帮助是值得称道的。
但他们所作的,也只能到此为止,对于如何让这个生来瘸腿的亲人或朋友重新站起来,他们也束手无策,给不出他任何答案,因为他们也没有。这正应了彼得的话,他们只能把他们所有的给他。
同样,今日的世人对他人的帮助或善行,也只能到自己能力所限的为止。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需要赦罪的恩典,但每个人对此都无能为力。
其次再看众人中的百姓。“百姓都看见他行走,赞美神。认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门口求周济的,就因他所遇着的事,满心希奇惊讶。”(徒3:9-10)
因为这个瘸腿的病人天天在圣殿门口乞求人的周济,所以几乎每个人都认识他,当人们看见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门口求周济的,如今却走着、跳着、唱着进入圣殿赞美神,他们就满心稀奇惊讶。谁能不惊讶呢?
同样,今日的罪人洗心革面、悔改归正,成为新造的人,世人看在眼里岂不同样满心稀奇惊讶?
四. 世界与我
在看过上述三种人之后,我想要分享“世界与我”的关系。
彼得和约翰医治这位生来瘸腿的乞丐所带给我们的清晰启示:彼得约翰作为神的仆人,耶稣基督福音的使者,放下自己的忙碌,垂顾一个生来瘫痪生活一团糟的病人,带给他耶稣基督的医治和救恩,这人便走着跳着赞美神,以至于让众人满心稀奇惊讶。
同理,今日的信徒也是耶稣基督福音的使者,进入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数不清瘫痪不起的病人,他们的生命被罪恶瘫痪,他们的生活残缺不全,他们同样需要医治和恢复,同样需要赦罪和救恩。当越来越多的罪人悔改而成为新造的人,这个世界也必然稀奇惊讶。
但要注意,对别人你只能给出自己所有的。(You can give only what you have.)
只有你自己有爱心, 你才能给出爱心;
只有你自己有信心, 你才能给出信心;
只有你自己有盼望, 你才能给出盼望;
只有你自己有喜乐, 你才能给出喜乐;
只有你自己有平安, 你才能给出平安。
总之,只有你自己心中有耶稣, 你才能把耶稣带给别人。
这个世界所需要的不是钱权名利,
这个世界所需要的乃是耶稣基督!
我如何才能成为耶稣基督福音的使者?
要努力使自己成为---
一个在神面前对的人,能够看见他人需要的人,能够给人带来希望的人,能够有宝贝给人的人,确信神是你一切源泉的人,最后把荣耀归于神的人!
D. L. Moody 生于贫苦家庭,父亲早逝,母亲辛苦勉强将他和兄弟姐妹养大,没有机会受好的教育,后来做一个卖鞋的推销员。 他的主日学老师 Kimball后来带领他信主,于是他一心想要全时间服侍,反而被人轻看,他那漏洞百出的语法常招来人的嘲笑。
有一次在爱尔兰,Moody 听到 Henry Varley讲道的一句话:
"The world has yet to see what God will do with and for and through and in and by the man who is fully consecrated to God!"
“这个世界还没有看到神同着一个人、为着一个人、透过一个人、经由一个人、使用一个人所彰显的奇妙作为,前提是这个人必须将自己完全奉献委身于神。”
D.L. Moody , “He said a man, he did not say a great man, a learned man, a smart man. He just simply said a man. I am a man. And it lies within me whether I will or I will not make this full consecration to God.” And then he said, "I will do my best to be that man.”
慕迪激动万分:“他说是一个人,他没有说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渊博的人,一个聪明的人。他只是单单地说一个人。我是一个人,在我这方面唯一所要求的就是我是否愿意将自己完全委身与神。我要竭尽全力成为这样一个人。”
我是否能够成为神所重用的仆人?
那要看我是否愿意将自己完全奉献委身与主。
最后,让我们用彼得的话共勉:“你看我们。”
这四个字包涵着强大的能力---权柄和见证!
感谢主
任运生牧师
写于主后二零一二年五月十九日
修改于主后二零二二年四月八日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