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使徒行传系列信息(三十六)---保罗在雅典的讲道

徒17:16-34


当保罗、西拉在庇哩亚传道时,帖撒罗尼迦不信的犹太人过到庇哩亚来耸动搅扰众人。弟兄们便打发保罗往海边去,保罗被人护送到了雅典,吩咐西拉和提摩太到雅典与他会合。


雅典作为希腊的首府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文化、艺术、哲学、教育、宗教中心,也是古希腊知识分子云集之地。公元前四、五世纪,一批如雷贯耳的哲学名家包括苏格拉底(Socrates)、柏拉图(Plato)、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伊壁鸠鲁(Epicurus)、芝诺(Zeno)等曾在雅典生活居住。


此外,这座城市还拥有许多宏伟的建筑和异教神庙。历史遗迹包括雅典卫城和帕台农(Parthenon)神庙。当保罗到达这里时,雅典虽已失去昔日的辉煌,成为人口只有大约一万人的小城,但依然是有识之士聚集辩论之地。使徒行传所记载保罗的一篇重要讲章在这里产生。

(雅典卫城,取自维基百科)


一. 保罗的看见(徒17:16-21)


“保罗在雅典等候他们的时候,看见满城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徒17:16)


当保罗在等候西拉和提摩太到来的时候,他在雅典城中行走,看见城里到处都是偶像,就心里着急。


“心里着急”新译本翻译为:“心灵十分忿激。”NKJV翻译为:“his spirit was provoked.”


希腊文“παροξύνω”一词,对应于英文的 To provoke(激怒、惹动),to stir up(激起、搅动), to incite(煽动、刺激),to arouse anger(引起愤怒)to irritate(刺激、使恼怒)。


在旧约时当以色列拜偶像惹动(provoke)神的愤怒,就是这个字所表达的意思。


雅典城许多宏伟建筑,这也意味着偶像崇拜在这个城市的盛行。在保罗时代,雅典城市的人口大约一万人,但据说偶像居然达三万个,相当于城市人口的三倍之多。甚至连雅典(Athens)也是取自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的名字。当保罗在雅典城中行走,这个曾经辉煌的城市没有归荣耀于神,反而是遍地偶像崇拜,因此保罗“心灵十分忿激。”


按照神的形象所造的人,建造辉煌的雅典城,他们本来应该把荣耀归于独一的真神,然而他们却崇拜那遍布城中每个角落的偶像。一种强烈的情感在保罗心中翻腾,他无法忍受猖獗的偶像崇拜,他决心为主大发热心,要在偶像林立的雅典,宣告至高真神的圣名!


“于是在会堂里,与犹太人,和虔敬的人,并每日在市上所遇见的人辩论。”(徒17:17)


于是,安息日保罗在犹太会堂与犹太人和虔诚的希腊人辩论,安息日之外他每天在市上与所遇见的人辩论。保罗所做的一切,都围绕一个中心:无论得时不得时务要传道,随时随地传福音,千方百计总要救些人。


“还有伊壁鸠鲁和斯多亚两门的学士,与他争论。有的说,‘这胡言乱语的要说什么?’有的说,‘他似乎是传说外邦鬼神的。’这话是因保罗传讲耶稣,与复活的道。”(徒17:18)


有两个哲学门派的学士与保罗辩论。


伊壁鸠鲁学派,创始人即伊壁鸠鲁(Epicurus, 341-270 B. C.),认为人生的最大目的是追求快乐和幸福,驱逐恐惧尤其是对死亡的恐惧,以达到一种宁静自由的状态。如果神真的存在,也不会干预人类事物。伊壁鸠鲁学派类似于今天的享乐主义和自然神论。1


斯多亚学派是芝诺(Zeno, 320-263 B.C.)的跟随者,该流派关注个人幸福与德性伦理,主张德行的实践是达成幸福的条件。1认为人类的目的是透过责任和自律引导历史,这种主张不可避免地产生骄傲和自足。斯多亚学派类似于现代新纪元运动和泛神论。2


“这胡言乱语的要说什么?”(What is this babbler trying to say?)


Babbler, 牙牙学语的婴儿,这个字的词根意思是,小鸟在胡乱地啄食地上剩下的草籽。


这些自以为满有智慧、学识渊博的伊壁鸠鲁和斯多亚学派的辩士,把保罗看做是牙牙学语的婴儿:“这个胡言乱语的人,有什么资格与我们这些学问高深的辩士来讨论呢?”


因为保罗在讲耶稣基督及祂的死而复活,因此有人说,“他似乎是传说外邦鬼神的。”


这让人情不自禁想起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的话:“智慧人在哪里?文士在哪里?这世上的辩士在哪里?神岂不是叫这世上的智慧变成愚拙吗?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不认识神,神就乐意用人所当作愚拙的道理,拯救那些信的人。这就是神的智慧了。犹太人是要神迹,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们却是传钉十字架的基督。”(林前1:20-23)


“他们就把他带到亚略巴古说,你所讲的这新道,我们也可以知道吗?因为你有些奇怪的事,传到我们耳中。我们愿意知道这些事是什么意思。”(徒17:19-20)


亚略巴古(Άρειος Πάγος),英文:Areopagus,位于雅典卫城的西北方向,是一个高约十米的岩石小山丘。亚略巴古意思是“阿瑞斯的岩石,” “阿瑞斯(Ares)是希腊神话中的战神,罗马神话中称为马尔斯(Mars),拉丁文的火星源于他的罗马名字。”3

(亚略巴古,取自维基百科)


雅典议会以及亚略巴古法院设在这里,是审判或仲裁的地方,现代指希腊最高法院。


雅典的辩士把保罗带到这个地方,要听一听保罗是否在传讲些什么新的思想或理论。


二. 保罗的讲道(徒17:22-31)


接下来是使徒行传所记载的保罗在雅典古城的一篇精彩讲章,这是保罗对不认识神的异教徒巧妙布道的典范。


“保罗站在亚略巴古当中,说,‘众位雅典人哪,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


保罗在开始讲道之前,他要寻找一个与雅典人共鸣的切入点:“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神。”(you are very religious.)你们有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to an unknown God) 你们所不认识的这位神,我现在告诉你们!


雅典人拜偶像到了怎样的程度,竟然为“未识之神”也立了一座坛,他们生怕得罪了某个被遗漏的神灵。但保罗没有批评他们,而是提到雅典人的宗教情感(Religious),这是保罗与雅典人共通的基础;然后雅典人所敬拜却不认识的“未识之神,”保罗说,“我现在告诉你们。”前者拉近听者与讲者的距离,使听众愿意聆听;后者激起听众的兴趣:看你到底要说些什么。这是保罗这篇讲章奇妙无比、卓有成效的开场白。


然后,保罗切入主题,在雅典城发布他著名的、简短而精彩的讲章。


A.      神是创造者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徒17:24)


保罗看到雅典遍地林立的偶像,他首先从神的创造入手,指明神是那位创造宇宙万物的主。“耶和华阿,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诗104:24)


神既是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主、天地的主,就不会居住在人手所造的庙宇和神殿。


所罗门曾经建造了宏伟的圣殿,但所罗门向神祷告说,“神果真住在地上吗?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你居住的,何况我所建的这殿呢?”(王上8:27)


B.      神是维持者


“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徒17:25)


神也不用人手服事,祂既是万有的创造主,就绝不会好像缺少什么。


“因为树林中的百兽是我的,千山上的牲畜也是我的。山中的飞鸟,我都知道。野地的走兽,也都属我。我若是饥饿,我不用告诉你。因为世界,和其中所充满的,都是我的。”(诗50:10-12)


神不仅不需要人手服事,祂从来不缺什么,祂反而把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人。保罗的宣告,无疑是指出伊壁鸠鲁学派偏向于自然神论“神不参与人类事物”观点的缺陷,也同时指出了斯多亚学派泛神论“人类可以透过责任和自律以达到自给自足”观点的不足。保罗的讲道,同时揭示伊壁鸠鲁和斯多亚学派的错误。


“因为在你那里,有生命的源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36:9)


“敬畏耶和华,就是生命的泉源,可以使人离开死亡的网罗。”(箴14:27)


神是生命的源头,生命的赐予者,生命的主宰。因此人类的生死祸福都与神密切相关。


C.     神是掌权者


“祂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祂离我们各人不远。”(徒17:26-27)


神从亚当一个人造出地上万族的人。神当初创造亚当与夏娃的时候,就赐福给他们,吩咐他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创1:28)


神将万国万族的人分散在全地,并且预先定准各人的寿数,所住的地区,居住的疆界。因此每个人的一生都已经确定,显明神在人类历史、社会、国家、个人生命中的绝对权柄。保罗的这一宣告,“否定了伊壁鸠鲁派所认为的宇宙是偶然的,也否定了斯多亚所认为的宇宙是循环的。”3


神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叫人寻求神,揣摩神,认识神。但很可惜,世人普遍反应迟钝。


神透过祂的普遍启示显明祂自己:“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1:20)


“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传3:11)


D.     神是供应者


“‘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祂所生的。’”(徒17:28)


祂其实离我们不远,存在于各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


“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For in Him we live and move and have our being)这句话是保罗引用古希腊克里特岛诗人、预言家埃庇米尼得斯(Epimenides)的诗句。“我们也是祂所生的。”('For we are also His offspring.)这句话是保罗引用他家乡基利家的斯多亚学派哲学家阿拉图斯(Aratus)的诗句。


保罗学识渊博,他可以引经据典与希腊的智者辩论,正如保罗自己所说,“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林前9:22)


神是我们的供应者,阳光、空气、雨水,人类生存在三样最基本的要素,都是恩典的供应。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神天降吗哪、使磐石出水,在旷野供应以色列民百万之众达四十年。


“因为耶和华神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祂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诗84:11)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诗23:1)


“耶和华阿,你是我们的父。从万古以来,你名称为我们的救赎主。”(赛63:16)


E.       神是审判者


“因为祂已经定了日子,要借着祂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祂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徒17:31)


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历史会一直持续,斯多亚学派认为历史会不断循环,3二者都不认为有最后的审判,但保罗清晰地宣告,神已经定下日子,要按公义审判天下。施行审判的那一位是神所设立的,如果有人对此怀疑,神还特别给了人一个确凿的证据:神叫祂从死里复活!


“因为祂来了。祂来要审判全地。祂要按公义审判世界,按祂的信实审判万民。”(诗96:13)


神所设立的、审判世界的人正是保罗所宣讲的、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耶稣的死而复活,既是基督信仰的基础,又是基督信仰的明证。


“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约5:22-23)


最后,当保罗阐述完毕神的属性之后,神是创造的主,是维护的主,是权柄的主,是供应的主,是审判的主;保罗发出一个悔改的呼召:


“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徒17:29-30)


神既是我们的父,我们是祂所生的,祂是生命的主宰,因此,不能把神当作是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保罗指出偶像的虚空,指出理学的谬误,指出哲学辩士的无知,最后自然得出结论:你们应当悔改。悔改一方面指改正罪恶的行为(behavior),另一方面也指归正错误的信念(belief)!


“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并不是说神放任世人犯罪,而是说神暂时还没有施行审判,而是忍耐他们,给他们悔改的机会。


三.众人的反应(徒17:32-34)


“众人听见从死里复活的话,就有讥诮他的,又有人说,‘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于是保罗从他们当中出去了。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并一个妇人,名叫大马哩,还有别人一同信从。”(徒17:32-34)

保罗的讲道,听众有三种不同的反应。


1.       拒绝


“众人听见从死里复活的话,就有讥诮他的。”


死里复活对雅典人来说是不可信而且又有冒犯,所以,一听到死里复活的话,就有人冷笑讥诮保罗。然而,复活是基督信仰的核心,是福音的核心。


“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林前15:3-4)


若基督没有复活,这福音就不是福音。“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

保罗所到之处他宣讲福音的策略可能有所不同,正如使徒行传所记载他在雅典对一群外邦的哲学辩士所讲的方式与他在犹太会堂所讲的方式不同一样。然而,他所宣讲的福音信息始终如一,从不改变,那就是“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2:2)


哪怕有人嘲笑他讲的耶稣基督死而复活的信息,他也从不改变这一核心内容。今天我们也当如此!


2.       犹豫


“又有人说,‘我们再听你讲这个吧。’”这可能是拖延搪塞的话,也可能是犹豫不决。所以这种人将来可能有两种方向,要么是继续追求信主;要么是从此不见踪影。如此,他们各自永恒的命运也就决定了。


3.       接受


“但有几个人贴近他,信了主,其中有亚略巴古的官丢尼修,并一个妇人,名叫大马哩,还有别人一同信从。”(徒17:34)


有少部分人贴近保罗信了主。接受耶稣基督福音的人总是少数,这就是为什么主耶稣要求人进窄门,走小路,“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太7:14)


今日信徒从保罗在雅典的讲道可以学习什么?


1.       对失丧的灵魂有迫切的负担忿激的心;

2.       寻找与福音对象的共通之处做切入点;

3.       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传福音策略;

4.       以坚定的信念传讲神的伟大主的救恩;

5.       发出清晰的认罪悔改归向基督的邀请!

 

参考文献:

1.       维基百科

2.       Bruce B. Barton, Life application Bible Commentary, Acts. The Livingstone corporation. 1999)

3.       圣经综合解读

 

感谢主

任运生牧师

主后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