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使徒行传系列信息(四十三)---保罗牧者的榜样

徒20:1-16


最近看到一篇微信文章,国内一位传道人准备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要常常喜乐”的讲道。当他准备好讲章后,在主日的前一天晚上,他突发奇想看看Deepseek 会如何写这篇讲章。他把经文以及他准备的讲章要点输入,34秒后deepseek 写好一篇讲章,论逻辑、条理、完整性,deepseek 写的讲章比他写得还要好。他便又问了deepseek 一个问题,“你的讲章写得这样好,我这个牧师还能做什么?”deepseek的回答让他备受安慰、感动不已。他把deepseek的回答在文章中摘录,许多读者在评论区纷纷留言,真的被deepseek的回答感动到了。


说实在的,看了之后我也很受感动。当我准备这篇讲章的时候,我也想把deepseek的回答摘录引用,但再去查看那篇文章时已经被删了。于是我把那位传道人的问题再输入到deepseek之中,它的回答竟与以前的不同(它很聪明地辨认出所在地区不同),这次回答感性的安慰减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更多是理性的分析和建议,现摘录如下:


问题:你的讲章写得很好,那我这个牧师还能做什么呢?


回答:谢谢您的肯定!作为牧师,您在讲道之外还有许多重要的事工可以开展,这些事工不仅能进一步深化教会的生活,也能帮助信徒在信仰上成长。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您在讲道之外更好地服事教会和信徒:


1. 牧养关怀


个人探访:定期探访教会中的信徒,特别是那些生病、年老或正在经历困难的弟兄姊妹。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需要,为他们祷告,提供属灵的支持。


辅导陪伴:为有需要的信徒提供个人辅导,帮助他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如婚姻问题、工作压力、信仰困惑等。


祷告事工:建立祷告小组,鼓励信徒为教会、社区和世界的需要祷告。您也可以为有特殊需要的信徒进行一对一的祷告服事。


2. 门徒训练


小组查经:组织小组查经,帮助信徒更深入地理解圣经,并在生活中应用神的话语。您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圣经书卷或主题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门徒培训:培养一批核心信徒,帮助他们成长为门徒,并教导他们如何带领他人。这可以通过定期的培训课程、 mentorship(师徒关系)或小组讨论来实现。


信仰问答:定期举办信仰问答会,解答信徒在信仰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坚实的信仰根基。


3. 教会事工的拓展


社区服事:带领教会参与社区服事,如帮助贫困家庭、探访养老院、组织慈善活动等。通过实际行动,将基督的爱传递给社区。


宣教事工:推动教会的宣教事工,支持本地和海外的宣教士,组织短期的宣教团队,鼓励信徒参与大使命。


青年与儿童事工:加强对青年和儿童的属灵培育,组织适合他们的活动、营会和课程,帮助他们在年轻时建立与神的关系。


4. 教会管理与领导


同工培训:培训教会的同工团队,帮助他们更好地服事。您可以分享您的经验和知识,教导他们如何有效地带领小组、组织活动、关怀信徒等。


教会异象:与教会领袖一起制定教会的异象和方向,确保教会的事工符合神的心意,并能够持续发展。


财务管理:确保教会的财务透明和合理使用,教导信徒关于奉献和管家的真理。


5. 个人灵命成长


持续学习:作为牧师,您的灵命成长至关重要。定期参加神学培训、阅读属灵书籍、与其他牧者交流,保持自己在神的话语和事工上的新鲜感。


灵修祷告:保持与神的亲密关系,每天有固定的灵修和祷告时间,确保您的事工有属灵的根基和力量。


家庭关怀:不要忽视您的家庭,确保您在教会事工和家庭生活之间找到平衡。您的家庭也是您事工的一部分,健康的家庭生活能为教会树立榜样。


6. 信徒的属灵恩赐发掘


恩赐发掘:帮助信徒发现并发挥他们的属灵恩赐。通过培训、测试和实际服事,鼓励信徒在教会中找到自己的角色。


事工参与:鼓励信徒积极参与教会的事工,无论是音乐、招待、教导、关怀等,让每个人都能在教会中找到服事的机会。


7. 教会合一与关系建造


促进合一:在教会中促进合一,处理可能出现的分歧和冲突,确保教会是一个充满爱与包容的共同体。


团契生活:组织团契活动,增强信徒之间的联结。通过聚餐、户外活动、小组分享等方式,帮助信徒建立深厚的属灵友谊。


8. 文化与时代的回应


回应时代议题:在讲道和教导中回应当代社会和文化中的议题,如科技、伦理、环境等,帮助信徒在复杂的世界中持守信仰。


跨文化事工:如果您的教会中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信徒,您可以推动跨文化事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合一。


结语:作为牧师,您的事工远不止于讲道。您是一个牧者、导师、领袖和榜样。通过全方位的服事,您可以帮助教会在灵命上成长,并在社区中见证基督的爱。愿神赐给您智慧和力量,继续在祂的工场上忠心服事!


AI对传道人服事的这个列表,几乎就是传道人职责的明细。使徒行传系列二十章,正好记载的也是使徒保罗作为牧者的榜样和心肠。


徒20是使徒保罗第三次宣教旅程结束时的回程记录。保罗第三次旅行布道,首先从安提阿出发挨次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一带地方坚固门徒。保罗来到以弗所现在犹太会堂传道三个月,然后在推喇奴学房天天辩论两年之久。以弗所的骚乱平息之后,保罗往马其顿去,然后来到希腊很可能是在哥林多住了三个月。然后再返回马其顿,在腓立比坐船到特罗亚。保罗从特罗亚步行到亚朔,再乘船到米推利尼、撒摩、米利都,保罗定意越过以弗所,经过哥士、罗底、帕大喇、推罗、多利买、该撒利亚,在五旬节之前赶回到耶路撒冷。


保罗虽然越过以弗所,但他在米利都打发人往以弗所去,请教会的长老来,保罗向以弗所教会的长老做最后告别,那情景的确是催人泪下。因此,使徒行传二十章,在在彰显使徒保罗对特罗亚信徒和以弗所长老最后谆谆教诲的牧者心肠。

                                                                           保罗的第三次宣教旅程

一. 保罗的劝勉


“乱定之后,保罗请门徒来,劝勉他们,就辞别起行,往马其顿去。走遍了那一带地方,用许多话劝勉门徒,然后来到希腊。”(徒20:1-2)


以弗所骚乱之后,保罗得到圣灵的引领,是时候要离开以弗所了。保罗在以弗所已经停留了足够的时间,而且他已经把主的道传遍了亚细亚全地。“这样有两年之久,叫一切住在亚西亚的,无论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都听见主的道。”(徒19:10)


于是,保罗便请众门徒来,劝勉他们并向他们辞别起行往马其顿去。保罗走遍那一带地方勉励信徒。根据哥林多后书第二章,保罗离开以弗所首先来到特罗亚,然后去马其顿。“我从前为基督的福音到了特罗亚,主也给我开了门。那时因为没有遇见兄弟提多,我心里不安,便辞别那里的人往马其顿去了。”(林后2:12-13)


所以,“劝勉”门徒这是保罗一向做的服事。第一次宣教旅程,他和同工传福音到了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特庇,这里距离他的家乡大数已经很近了,他本来可以经过大数回到安提阿教会,但他沿原路返回,为要坚固门徒。


“对那城里的人传了福音,使好些人作门徒。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坚固门徒的心,劝他们恒守所信的道。”(徒14:21-22)


第二次宣教旅程开始,保罗又是先回到原来传道的地方坚固众门徒。“保罗对巴拿巴说,‘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他就走遍叙利亚,基利家,坚固众教会。”(徒15:36;41)


第三次宣教旅程开始,保罗没有坐船直接到达以弗所,也没有走沿海的近路过去,他又是不惜翻山越岭,坚固沿途的教会。“住了些日子,又离开那里,挨次经过加拉太和弗吕家地方,坚固众门徒。”(徒18:23)


徒20:1-2中保罗“劝勉门徒”的“劝勉”(παρακαλέω),意思是“To call to one's side,” 呼召人陪伴在侧。”


It conveys “a range of meanings centered around the idea of calling someone to one's side for the purpose of exhortation, encouragement, comfort, or urging.”(https://biblehub.com/greek/3870.htm

“它传达了一系列含义,主要集中在呼召某人到别人身边以进行劝诫、鼓励、安慰或敦促。”


Παρακαλέω 的名词形式是:παράκλητος (Paraclete),也就是圣灵保惠师。“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祂永远与你们同在。”(约14:16)


所以保罗不仅忠心传道,而且他也经常性地陪伴信徒,鼓励他们,劝勉他们,坚固他们。这是保罗作为使徒和牧者的重要角色。正如圣灵因信住在信徒心中时刻陪伴一样。


二.保罗的同工


“在那里住了三个月,将要坐船往叙利亚去。犹太人设计要害他,他就定意从马其顿回去。”(徒20:3)


保罗在希腊很可能是在哥林多住了三个月,他本想从哥林多东边的坚哥哩港出发直接回到叙利亚安提阿去,但当他得知犹太人设计要谋害他,很可能是趁逾越节期间有很多犹太人从各地回耶路撒冷,他们预谋在中途将保罗推入海中。但圣灵不允许犹太人的计谋得逞,于是保罗便临时改变计划,重新返回马其顿,从那里回耶路撒冷。


“同他到亚西亚去的,有庇哩亚人毕罗斯的儿子所巴特,帖撒罗尼迦人亚里达古,和西公都,还有特庇人该犹,并提摩太,又有亚西亚人推基古,和特罗非摩。这些人先走在特罗亚等候我们。过了除酵的日子,我们从腓立比开船,五天到了特罗亚,和他们相会,在那里住了七天。”(徒20:4-6)


这里列出一份详细的保罗同工名单。保罗虽然是有诸多恩赐的超级使徒,但他仍然有许多亲密、忠心的同工和他一起服事。罗马书十六章保罗列出了三十五个同工的名字,保罗大部分书信的结尾,都列出一系列的同工名单,比如歌罗西书的结尾提到十个人,提摩太后书的结尾提到十四个人。


“就如身子是一个,却有许多肢体。而且肢体虽多,仍是一个身子。基督也是这样。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身子原不是一个肢体,乃是许多肢体。”(林前12:12-14)


信徒都是基督身体的一份子,总有相互扶持、彼此相顾。身体与肢体的预像,象征着信徒之间互相配搭、一同服事的美好见证。保罗和他的众同工正是如此,齐心协力一同兴旺主耶稣基督的福音。


徒20:6中的复数人称代词“我们,”表明作者路加此时加入保罗的行程。上次这个复数的“我们”出现在使徒行传十六章,当保罗得到马其顿异象后,路加陪伴保罗一同进入马其顿的腓立比。暗示路加这些年来一直居住在腓立比,很可能是受保罗托付照顾腓立比教会。从徒20:6开始,路加再次加入保罗的行程,并且始终陪伴在保罗身边须矣不离,直到保罗最后在罗马殉道,令人感动不已。


三.保罗的担责


保罗离开以弗所前往马其顿和亚该亚,除了鼓励、坚固众门徒的信心之外,保罗还有一个目的,为耶路撒冷贫困的信徒募集扶助救济的款项。


保罗很可能在他居住哥林多的三个月期间写了罗马书,在罗马书的结尾,保罗提到供给耶路撒冷圣徒的事。“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给圣徒。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罗15:25-26)


哥林多前书十六章,保罗吩咐哥林多教会的信徒预备好他们的奉献,送到耶路撒冷去。“论到为圣徒捐钱,我从前怎样吩咐加拉太的众教会,你们也当怎样行。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免得我来的时候现凑。及至我来到了,你们写信举荐谁,我就打发他们,把你们的捐资送到耶路撒冷去。”(林前16:1-3)


保罗关心耶路撒冷贫困的圣徒,一直推动外邦教会为耶路撒冷贫困的信徒捐助。“又知道所赐给我的恩典,那称为教会柱石的雅各,矶法,约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礼,叫我们往外邦人那里去,他们往受割礼的人那里去。只是愿意我们记念穷人。这也是我本来热心去行的。”(加2:9-10)


因此,徒20:4-5这些跟随保罗要去耶路撒冷的同工,他们是各教会差派的代表,要和保罗一起将各教会的捐项送到耶路撒冷教会有需要的信徒手中。


保罗如此安排,一是让显明众教会的合一,使众同工可以一起见证神的恩典;二是诸位同工互相监督、彼此担责,免得因捐助款项问题留下被魔鬼攻击的破口,显示保罗的清正廉洁。他们之中加拉太教会的代表是:该犹和提摩太;亚细亚教会的代表是:推基古和特罗非摩;马其顿教会的代表是:所巴特、亚里达古、西公都,大家一同分担责任(Hold each other accountable)!


“这就免得有人因我们收的捐银很多,就挑我们的不是。我们留心行光明的事,不但在主面前,就在人面前,也是这样。”(林后8:20-21)


保罗自己和他的同工都清正廉洁,不给任何人留下挑他们不是的机会,不给魔鬼留下攻击的余地。保罗的爱心与廉正一起彰显,将荣耀归于主名。


四. 保罗的讲道


这大概是保罗一生中最重要的服事。之所以排列在本文的第四项,是按着这一主题在这段经文中出现的顺序,而不是按照重要性排列。


“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掰饼的时候,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讲到半夜。”(徒20:7)


保罗和路加从腓立比坐船,航行五天到了特罗亚,在这里停了七天。因为保罗是在主日的次日也就是礼拜一离开,因此可以推算保罗大概是礼拜一到达特罗亚,他特地停留了一个礼拜,等到主日中信徒可以聚齐的时候向他们讲道,并且掰饼纪念主耶稣。


“七日的第一日,”这是新约圣经几处清楚记载的经文之一,表明基督徒的崇拜聚会是在礼拜天而不是在犹太人的安息日礼拜六。


“我们聚会掰饼的时候,”表明初代教会在主日敬拜中领受圣餐,通常也有基督徒的爱筵。“耶稣接过杯来,祝谢了,说,‘你们拿这个,大家分着喝。’…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路22:17-19)


这是保罗最后一次在特罗亚讲道,因为他第二天就要起行,他就对门徒讲道,直讲到半夜。实际上还不止是讲到半夜,因为下文说,他“谈论许久,直到天亮。”(徒20:11)


保罗一生最重要的服事就是讲道,当他在大马色路上遇见主耶稣归信之后,立刻就在耶路撒冷“奉主的名放胆传道,并与说希利尼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徒9:29)


安提阿教会差派保罗和巴拿巴出去宣教,他们“到了撒拉米,就在犹太人各会堂里传讲神的道。”(徒13:5)


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保罗在犹太会堂发表长篇讲道,证明耶稣死而复活成就赦罪救恩。“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的。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徒13:38-39)


在路司得城,保罗医治一个生来瘸腿的人之后讲道,告诫路司得人要“离弃这些虚妄,归向那创造天,地,海,和其中万物的永生神。”(徒14:15)


在腓立比监狱,他和西拉对禁卒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徒16:31-32)


在帖撒罗尼迦,保罗进入犹太会堂,“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讲解陈明基督必须受害,从死里复活。”(徒17:2-3)


在雅典,保罗对这一群哲学辩士发表著名讲道:“祂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祂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祂。”(徒17:26-28)


在以弗所,保罗先是在犹太会堂“放胆讲道,一连三个月辩论神国的事,”然后是在推喇奴学房天天辩论,叫一切住在亚细亚的人,都听见主的道。


如今,使徒行传二十章,是保罗最后一次在特罗亚向众门徒讲道,他从傍晚一直讲到天亮。他不顾自己旅途的疲乏劳累,也不顾自己次日的继续旅行,抓紧一切时机通宵达旦地传讲主的道。


“信道是从听道来的。”(Faith comes from hearing the message.)(罗10:17)


所以保罗说,“务要传道。无论得时不得时,总要专心,并用百般的忍耐,各样的教训,责备人,警戒人,劝勉人。”(提后4:2)


五.保罗的关怀


“我们聚会的那座楼上,有好些灯烛。有一个少年人,名叫犹推古,坐在窗台上,困倦沉睡。保罗讲了多时,少年人睡熟了,就从三层楼上掉下去。扶起他来,已经死了。保罗下去,伏在他身上,抱着他,说,你们不要发慌,他的灵魂还在身上。保罗又上去,掰饼,吃了,谈论许久,直到天亮,这才走了。有人把那童子活活地领来,得的安慰不小。”(徒20:8-12)这是使徒行传中保罗与彼得平行对照的使死人复活的神迹。


在聚会的楼上有许多灯烛,加上人多,消耗很多氧气,屋里氧气不足又比较温暖,更直接的原因是保罗讲道直到深夜,一个少年人名叫犹推古坐在窗台上睡着了,就从三层楼上掉下去死了。医生路加在场,可以证明是真的死了。


所以,主日崇拜睡觉是很危险的。R.C. Sproul 牧师有关这段经文讲道的题目是:The danger of sleeping in Sunday worship!(主日崇拜时睡觉的危险!)


保罗非常忠心于讲道,但是当一个少年人摔到楼下,保罗却是赶紧终止讲道,跑到楼下,伏在这少年人身上,抱在自己怀中。Paul went down, threw himself on the young man and put his arms around him.


保罗这一连串的当作,让人想起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所做的。“以利亚三次伏在孩子的身上,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我的神阿,求你使这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耶和华应允以利亚的话,孩子的灵魂仍入他的身体,他就活了。”(王上17:21-22)


“(以利沙)上床伏在孩子身上,口对口,眼对眼,手对手。既伏在孩子身上,孩子的身体就渐渐温和了。然后他下来,在屋里来往走了一趟,又上去伏在孩子身上,孩子打了七个喷嚏,就睁开眼睛了。”(王下4:34-35)


保罗“抱着他说,你们不要发慌,他的灵魂还在身上。”(徒20:10)


然后,保罗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保罗又上去,掰饼,吃了,谈论许久,直到天亮,这才走了。”(徒20:11)


发生这么大的事,有人坠楼身亡,设想通常会是怎样慌乱的情景。然而保罗不慌不忙地说,“他还活着。”于是上楼继续讲道,直到天亮。而众信徒也好像什么事没有发生一般,继续听道,直到天亮。


很显然,这是圣灵所行的神迹。然而,使徒保罗的一连串动作,跑下楼去,伏在少年人身上,把他抱在怀中,说他还活着,然后继续讲道。保罗的对那少年人的关爱以及他笃定的信心,成为那少年人、少年人的父母、以及特罗亚信徒的极大安慰。“有人把那童子活活地领来,得的安慰不小。”(徒20:12)


六.保罗的独处


“我们先上船开往亚朔去,意思要在那里接保罗。因为他是这样安排的,他自己打算要步行。他既在亚朔与我们相会,我们就接他上船,来到米推利尼。从那里开船,次日到了基阿的对面。又次日,在撒摩靠岸。又次日,来到米利都。乃因保罗早已定意越过以弗所,免得在亚西亚耽延。他急忙前走,巴不得赶五旬节能到耶路撒冷。”(徒20:13-16)


保罗吩咐众同工乘船从特罗亚开往亚朔,他自己则从特罗亚步行穿过地岬到亚朔。坐船航行大约65公里,步行约30公里。


保罗为什么如此安排,请众同工坐船到下一站等他,而他自己则步行到亚朔与他们会合?


可能有几个原因:


1.       保罗打发同工先行出发,自己留在后面与特罗亚众信徒依依不舍地做最后告别。保罗和特罗亚信徒都知道,这大概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2.       圣灵已在各城里指证,保罗在耶路撒冷将遭遇捆锁与患难。因此,保罗需要一段与神独处安静的时间与主亲近,寻求神对他的旨意和安排。


3.       保罗他们前面将到达米利都,保罗已经定意要越过以弗所,但他也决定要请以弗所教会的长老来,保罗也许要思考他对以弗所长老的信息。


作为耶稣基督的使徒,保罗需要经常性地单独面见神,亲近神,寻求神的旨意和带领。


这就是使徒保罗作为牧者的榜样:劝勉激励信徒,谦卑与人同工,预备问责机制,宣讲主的真道,关心安慰别人,常常与神独处。保罗的榜样,不仅是传道人应当学习,也是每一位信徒应当效法。


我们应当做什么?


1.       你的话语好像用盐调和,时常激励他人;

2.       谦卑与人同工,也要竭力成为他人同工;

3.       弟兄姐妹之间要互相监督,也彼此扶持;

4.       无论得时不得时,要与人分享神的话语;

5.       透过关怀、陪伴、分享、祷告安慰他人;

6.       每人都需要定期花时间与神独处亲近神。


感谢主

任运生牧师

主后二零二五年三月十八日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关于我们

2003年,一群来自母会海华郡中华圣经教会(CBCHC)的基督徒领受神的异象,有感于巴尔的摩地区众多华人同胞的福音需要,于同年9月租用 Shelbourne Baptist Church 的场地开始聚会,并成立巴郡中华圣经教会 (CBCBC)。教会于2017年9月搬至新租用的Holy Nativity Lutheran Church,主要服事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周边学校的华人学生学者,在美国出生的亚洲人, 及跨文化和美国的家庭。我们除了主日中文崇拜,还办有成人主日学以及针对学前班和学龄班的主日学,同时提供婴儿照看。

​联系方式

任运生牧师            

电话:443-839-7615

邮箱:yren001@hotmail.com

​微信:yren0011

 

林锦源(Aaron)长老

电话:410-660-8569

邹静长老

​电话:443-364-8348

订阅教会周报
  • Grey Facebook Icon
  • Grey Google+ Icon

© 2019 by CBCBC.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