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诗分享(二)---《我宁愿有耶稣》
《我宁愿有耶稣》这首圣歌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人。词作者密勒夫人(Rhea F. Miller , 1894-1966),生平不详。曲作者谢伯伟(George Beverly Shea, 1909-2013)却几乎是家喻户晓。
Beverly Shea 生于加拿大,少年时居家迁居纽约。父亲是卫理公会的牧师,母亲是教会的司琴。谢伯伟从小在母亲的音乐熏陶下长大,他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很小就在教会献唱圣诗。
在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的时候,谢伯伟在一家保险公司作职员,薪水很低。1932年的某一天他接到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CA) 的邀请,要聘请他作电台歌唱节目的主持人。RCA许诺他优厚的待遇,但又一个条件,除了圣诞节和复活节外,不能在电台演唱圣诗,而要演唱流行歌曲、爱情歌曲等。
谢伯伟面临很大挣扎,他确实很想得到这份工作。他与父母商议,父母不希望他去RCA唱那些世俗的歌曲,但谢伯伟已经成人,父母也不好直接反对。谢伯伟的母亲很有智慧,他知道儿子每天都会弹琴,一天早上她就把密勒夫人的这首诗词放在钢琴上。谢伯伟起来坐在钢琴旁边弹琴时,看到这首诗词,第一句竟是:
“我宁愿有耶稣,胜得金钱;我宁属耶稣,胜得财富无边。”
谢伯伟很受震动,他继续读下去。读着读着,这首歌的旋律就在他心中产生,他于是写下了这首歌的曲子。
谢伯伟拒绝了RCA 的邀请,继续留在教会演唱圣诗。后来接受穆迪广播电台的邀请,在这个基督教广播电台演唱圣诗。再后来参加葛培理布道团,周游世界各地,在布道会上演唱圣诗,成为葛培理的重要同工,也是美国最著名的福音歌唱家。
谢伯伟作曲的这首《我宁愿有耶稣》不仅完全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不计其数人的生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王乔治六世于1939年6月访问美国,试图说服美国总统罗斯福加入抗击德国法西斯的行列。罗斯福设宴招待英王乔治六世,席间一位印第安歌手应邀献唱,其中就有这首《我宁愿有耶稣》,当唱到副歌“胜过做君王”时,英王大声说,“我也宁愿有耶稣!”
我宁愿有耶稣,胜得金钱,我宁属耶稣,胜得财富无边; 我宁愿有耶稣,胜得华宇,愿主钉痕手,引导我前途。
我宁愿有耶稣,胜得称颂,我宁忠于主,成全祂的事工; 我宁愿有耶稣,胜得名声,愿向主圣名,永赤胆忠诚。
恩主比百合花,更加美艳,远比蜂房蜜,更加可口甘甜; 惟主能满足我,饥渴心灵,我宁愿有主,跟随祂引领。
副歌: 胜过做君王,虽统治万方,却仍受罪恶捆绑; 我宁愿有耶稣,胜得世界荣华、富贵、声望。
弟兄姐妹朋友们,你我是否也宁愿有耶稣,胜过做经理,胜过做老板,胜过做高官,胜过各样试探?
“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太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