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撒种的比喻

太13:1-9;18-23


福音书中记载主耶稣许多的比喻,马太福音十三章是比喻比较集中的段落,包括撒种、稗子、芥菜种、面酵、藏宝、寻珠、撒网等七个比喻,而撒种的比喻是前三本福音书共同记载的家喻户晓的一个。


比喻是用众人所熟悉的事物做比照,来表述人们相对不太熟悉或不太容易理解的属灵真理。


“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有许多人到祂那里聚集,祂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祂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种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太13:1-8)


主耶稣的听众非常熟悉祂所讲的比喻故事。两千年前的中东巴勒斯坦地区,农夫撒种的情形正是如此。那是没有机器耕种,农夫在胸前挎一个装着种子的袋子,一边走一边抓出一把种子向田野撒出去。所以无论农夫的技术有多好,都难免所撒出去的种子会有一部分落在路旁,一部分落在土浅石头地上,一部分落在荆棘中,同时一大部分落在好土中。这是人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所熟悉的事物。



耶稣显然不是单单向听众讲一个故事而已,因为祂讲完比喻后接着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太13:9)


耶稣为什么向众人讲比喻呢?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 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太13:10-11)


所以,根据耶稣对门徒的回答,主耶稣讲比喻有两个基本目的:对于相信祂、跟随祂的人来说,比喻可以揭示真理,使人更容易明白属灵的道理;对于拒绝祂、敌对祂的人来说,比喻则是隐藏真理,从而使他们更加糊涂、更加刚硬。


当然,主耶稣用比喻讲道,也是应验旧约的预言。


“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太13:35)


主耶稣讲比喻,对于信祂的人来说,是应验旧约的预言,把隐藏的事情或道理显明出来。


对于拒绝祂的人来说,也是应验旧约的预言:“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太13:14)


圣经中的比喻是一种特殊的文体,用熟悉的事物比照不熟悉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解释难懂的道理。所以,对比喻的解释与叙事文体要有不同的处理。


比喻的解释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对于比喻不要过分解读其含义。解释比喻宜粗不宜细,一个比喻通常只有一个总体的、核心的思想,不宜用比喻总结基督信仰的基本教义。核心教义要从圣经其他陈述性的、清楚的的教训中归纳总结。

比如,葡萄树与枝子的比喻,其核心思想是指信徒与基督的生命连结,不宜过分讨论那些被剪掉的枝子,是指基督徒会失去救恩。有关基督徒是否会失去救恩的教义,应当从主耶稣或使徒在圣经其他地方更清楚、更直接的教训中去查考。同样,十个童女的比喻强调信徒的警醒,不宜过分讨论那五个聪明的童女是得救的,五个愚拙的童女是不得救的。


根据上述原则,现在来看一下撒种比喻的解释。


感谢神,主耶稣已经对撒种的比喻做出解释,那是最后的、最高的权威。


“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太13:18-23)


根据上述的比喻解释原则,一般不宜用比喻解释诸如救恩等类的教义问题,但撒种的比喻比较特殊,它在马太、马可、路加福音中均有记载,而且它本身就是关乎救恩的。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听了道,随后魔鬼来,从他们心里把道夺去,恐怕他们信了得救。”(路8:12)


“恐怕他们信了得救”显然与救恩有关。也就是说,撒种的比喻是在讨论人的救恩有关的问题。因此,对撒种比喻的解释或默想,应当考虑它与救恩的关系。这也是根据上下文主耶稣要求人们去认真思考的问题。“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太13:9)


在这个比喻中,“撒种的”人就是耶稣基督,种子就是神的道。


“祂回答说,‘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太13:37)


“种子就是神的道。”(路8:11)


总结一下:撒种的人就是耶稣基督,可以延伸到所有传讲神的道或福音的人;种子就是神的道,或者福音、天国的信息等;土壤指听见天国信息的人,四种土壤分别代表四种人对待神的道或福音的态度及反应。


种子是好的,最终的收获取决于土壤的好坏。也就是说,神的道是好的,而且永远不变。因此,最终的结果取决于人对待神之道的态度和反应。


因此,撒种比喻的核心信息是:根据一个人对神的道接受或拒绝的回应,决定一个人最终的、永恒的结局和命运。


所以,弟兄姐妹朋友们,你对神话语的态度和反应,决定你永恒的结局和命运。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加严肃、更值得你认真思考的事情吗?


撒种的比喻揭示不同人群对福音的回应,这种回应是由他们的态度和内心的状态决定的。


第一种是撒在路旁的,种子被飞鸟吃尽了。指那些听了神的道不明白的人,撒但来把道从他们心里夺去了。


这种人听了神的道却不明白,不是因为神的道太难懂弄不明白,而是他们不愿意去弄明白,这些人对神的道没有兴趣,甚至是内心的轻视。他们把基督信仰看做是各类宗教的一种,认为宗教是西方文化侵略的工具,是束缚人心的精神鸦片,是软弱者的拐杖,总之他们不觉得自己有接受福音的需要,更不用说他们压根不认为自己有什么罪需要神的赦免。他们所关心的只是今生的事情,认为自己可以摆平一切。撒但对这种人不用花费多大功夫,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撒但的朋友。


请认真思考一下,我是不是这种人?


第二种是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因为土浅所以发苗很快但没有根,日头一晒就枯干了。


这类人听了神的道,当下欢喜领受,他们一开始也会有一些似乎是信主的表现,他们也了解一些基督教基本的事实,但没有让神的道在他们灵魂深处扎根,没有生命本质的改变,所有外在的表现都是暂时的,一旦有了逼迫与患难,他们立刻背弃真道、否认主名,甚至卖主卖友。文革时期有很多这样的人。


逼迫与患难是检验信仰真假的试金石。


逼迫在教会历史上从来没有中断,而且教会也是在逼迫中不断壮大成长。使徒时代因为耶路撒冷教会受逼迫,门徒四散传道,福音才传到外邦。人都喜欢平顺不愿意逼迫,但逼迫是神炼净教会的方式之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属灵层面也是适用的,教会腐败的开端,正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基督教变为国教之后,教会鱼目混珠、失去纯洁、渐渐变质。欧洲曾经是基督信仰最兴盛之地,如今成为信仰的荒漠。美国建国初期几乎是清一色敬畏神的人,但渐渐地,因为富足、安逸、享乐、放纵,导致如今美国乱象丛生,荒淫无度,黑白颠倒,成为世界最大福音禾场之一。


美国今日的属灵光景如果持续下去,几十年后很可能出现福音断层的危险。但中国却有很大不同,因为历次政治运动的洗礼,以及直到如今依然持续不断的打压和逼迫,基督信仰反而深深的扎根,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能够将基督信仰铲除。这不是说,逼迫教会的人是好的,他们的罪恶有一天在神面前要接受公义的审判。


魔鬼撒旦常常使用患难、痛苦、逼迫使人离弃神、离开信仰。因此,每个人都应当严肃认真地思想,我会不会在逼迫患难中背弃主?


第三种是撒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荆棘占据了几乎所有的营养、雨水、阳光、空间等,以至于无法成长结实。指有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别样的私欲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


这是魔鬼撒但最具毁灭性、也最成功的伎俩。


这类人听了道,似乎也领受了,他们好像也履行了一些宗教仪式,比如决志了,也受洗了,但缺乏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认罪悔改。一个人必须认识到自己罪恶的丑陋,才能对耶稣基督的救恩有真正的珍惜和感恩。


这类人没有真正的悔改,他们把信仰看做是他们生活的点缀和锦上添花。占据他们每日思想的全是今生的事情,房屋、钱财、股票、投资、儿女、健康、旅游、享受、宴乐、出人头地、满面风光等等,他们对属灵的事情毫无兴趣,对神的话语永远提不起精神,他们对教会缺乏起码的委身,偶尔来一下教会算是给了神面子,或者即便来了教会也是心不在焉,他们与世人无异,从他们身上看不到属于基督的果子。


第四种是洒在好土里的,就忍耐着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并且持守在诚实善良的心里,就结出几十倍、甚至百倍的果实。


这种人听了神的道,被圣灵大大感动,圣灵在他们心里作奇妙的善工,使他们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他们知道自己的罪孽深重,他们看清了自己是何等的污秽不堪,他们渴望主耶稣的拯救,并且对耶稣基督的救赎怀有深切的感恩。他们对神的话语如饥似渴,他们容许神的圣道在他们心灵中扎根并更新他们的生命,他们在哪怕是艰难困苦中依然忍耐着结实。当他们面对第二种人会离弃神背离信仰的患难和逼迫时,他们坚韧地承受,不仅不会离开神,反而与主更加亲近、对主更加信靠。他们身上有基督做工的印迹,他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主耶稣神迹的彰显。


前面提到撒种的比喻与救恩相关。那么,上述四种人哪些是得救的、哪些不是呢?


就救恩而言,第一、第二种是不得救的,第四种是得救的,这三类看起来比较明显。


第一种是被魔鬼撒但夺去了,显然没有得救;


第二种发苗但很快枯干死了,明显也没得救;


第四种在好土成长结实百倍,所以肯定得救。


比较有分歧的是第三种,种子好像也发苗了,并且也与荆棘一同成长,虽然没有结实,但这棵禾苗好像还是活着的。

第三种人到底有没有得救呢?笔者认为:没有!


首先,看上下文是解释经文的重要途径。


撒种的比喻及主的解释,主耶稣将拒绝与接受神之道的人进行类比,整个比喻的流程(flow)如下:


第一种,被夺去了;


第二种,就枯干了;


第三种,被挤住了;


第四种,结实百倍。


如果顺着这样的流程(flow)看下来,前三种人合在一起成为一类与第四种类型的人形成对比。


第二,“挤住”英文译作“choke”, 这个希腊文字的意思是:to choke utterly, 即“掐住脖子、窒息”。


设想一个人被掐住脖子、被窒息是什么样的景象?而这第三种人正是被今生的思虑、钱财的迷惑、各样的私欲等严严地掐住脖子、被窒息了。


第三,这种人从来没有结果子。


马太福音第三章,法利赛人到施洗约翰那里要受他的洗,约翰责骂他们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太3:7-10)


主耶稣说,“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太7:19-20)


这第三种人压根儿没有结果子,不是结了果子不成熟,而是不能长大成熟因而不能结果子。压根儿没有结任何果子,显然没有悔改的心,当然无法结出与悔改相称的果子;没有果子也就无法辨认他们。施洗约翰和主耶稣同时都说,“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


任何一个悔改得救的人,他们的生命中都多少要结出一些果子来,就连十字架上那个强盗,看起来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但他也仍然在有限的时间内结出悔改的果子来:他认罪悔改,他责备另一个强盗对主耶稣的嘲讽,他信基督的国度必然降临,在众人辱骂嬉笑主耶稣时他安慰主的心,他向主耶稣祷告,他相信有永生。


笔者坚信救恩的确定性,救恩是神的作为,一个罪人一旦蒙神拯救就永远不会失去救恩,因为神不会忽是忽非。但问题是,你是否一开始就确定自己是一个得救的人?


撒种的比喻一共列出四种人,只有一种人得救,这是否意味着得救的人总是占四分之一呢?不是!得救的人始终是极少数,所以主耶稣要我们进窄门、走小路。


主耶稣在地上行走的时候,祂就是那个撒种的人。今天,所有主的信徒都应当效法主耶稣,积极地做一个为福音撒种的人。


在撒种比喻和主耶稣的解释中间,插入一段主耶稣讲比喻的目的,其中有一段很重要的话。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太13:12)


主耶稣的这句话被概括为著名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的原理在属灵的层面也照样适用。


因此,主耶稣这句话对每个人都很重要,要么是明确的提醒,要么是严厉的警告!


所以,“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太13:9)


感谢主

任运生牧师

写于主后二零二三年九月十五日

发于主后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关于我们

2003年,一群来自母会海华郡中华圣经教会(CBCHC)的基督徒领受神的异象,有感于巴尔的摩地区众多华人同胞的福音需要,于同年9月租用 Shelbourne Baptist Church 的场地开始聚会,并成立巴郡中华圣经教会 (CBCBC)。教会于2017年9月搬至新租用的Holy Nativity Lutheran Church,主要服事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周边学校的华人学生学者,在美国出生的亚洲人, 及跨文化和美国的家庭。我们除了主日中文崇拜,还办有成人主日学以及针对学前班和学龄班的主日学,同时提供婴儿照看。

​联系方式

任运生牧师            

电话:443-839-7615

邮箱:yren001@hotmail.com

​微信:yren0011

 

林锦源(Aaron)长老

电话:410-660-8569

邹静长老

​电话:443-364-8348

订阅教会周报
  • Grey Facebook Icon
  • Grey Google+ Icon

© 2019 by CBCBC.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