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系列讲章(十)---拿俄米,苦难中的母亲
得1:1-5
今天是母亲节,愿普天下所有的母亲们节日快乐!
母亲是伟大的,人间最接近于神牺牲之爱的就是母爱。有人说,神不能分身于每个家庭,因此祂创造了母亲。
母亲意味着牺牲,而且这种牺牲是从很早就开始做准备的。有人说,一位女生---小时候在娘家,成人了在婆家;读书时在娘家,工作时在婆家;花钱时在娘家,挣钱时在婆家;被人照顾时在娘家,要照顾人时在婆家;被精心培养时在娘家,要养育儿女时在婆家。
尤其是,出嫁之后连姓氏都要改,在娘家随父姓,出嫁后随夫姓。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与前夫乌尔里希·默克尔只有五年短暂的婚姻,却带给她终生的姓氏默克尔。
因此对于女性来说,结婚成家大概是除了信神之外最重要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新娘通常把她的婚礼看得那么重要的原因。中文有句俗语:“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今天的时代,“男怕入错行”已经不那么关紧了,因为市场的变迁使得有人可以走马灯似的换工作。但“女怕嫁错郎”还依然是绝大多数女性需要特别谨记的古训。因为,嫁对了可能是一生幸福;嫁错了可能是终身痛苦。
随着结婚成家,一位女性过渡到母亲便是顺理成章的了。做人母亲可以是最幸福快乐的事,也可能是最艰辛痛苦的事。
每个母亲都盼望生下健康可爱的孩子,但偏偏有的母亲生下的孩子是先天残障。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聪明伶俐、成绩优异,但偏偏有的孩子智力低下、学习障碍。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阳光快乐,但偏偏有些孩子是自闭症、多动症、抑郁症、躁狂症等。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孝顺听话,但偏偏有些孩子悖逆反叛;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接受好的教育,但偏偏有些孩子始终无法进入大学的门槛。每个母亲都希望儿女长大结婚成家,但偏偏有些孩子成人后不结婚、不生育、甚至是同性恋。每个母亲都希望家庭温馨和睦,但偏偏有些家庭是吵吵闹闹、家无宁日。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在健全完整的家中长大,但有些母亲被迫做单亲妈妈;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一生平安,但有些孩子却难免出现不测和意外。(恩上加恩:https://blog.creaders.net/u/7254/202105/404166.html)
圣经中约基别的三个孩子---米利暗、亚伦、摩西---个个是人中豪杰、出类拔萃,然而拿俄米的两个孩子---玛伦和基连---却是过早地双双丧命、客死异乡。
今天我们就看看圣经中这位苦难中的母亲---拿俄米。
“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里。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得1:1-5)
拿俄米,她的名字是“甜美”的意思。一个甜美、聪颖的女子,嫁给一个犹大伯利恒人以利米勒。以利米勒意思是“神是我的王”,但很显然以利米勒没有活出他父亲给他起这个名字的实际。以利米勒的灵性低落,与士师记的黑暗时代很是合拍。他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起名叫玛伦---意思是“有病”,基连---意思是“孱弱”。以利米勒缺乏属天的眼光,当国中遭遇饥荒的时候,他带着妻子拿俄米和两个儿子玛伦、基连离开伯利恒粮仓之地,去到被咒诅的摩押,而且他好像不是去暂时躲避饥荒,乃是“就住在那里”安家落户。
不久,以利米勒死了,留下拿俄米和她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分别娶了摩押女子为妻,在那里住了大约十年。之后,玛伦和基连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
古代的以色列,一个妇女的生活完全取决于婚姻和家庭,丈夫是她的依靠和保障,为她提供一个有着落的家;儿子是她的期待和盼望,一方面为她养老送终,同时又使得丈夫的家族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然而,拿俄米失去了丈夫也就失去了依靠,失去了儿子也就失去了盼望。
雪上加霜的是,根据以色列的律法,如果一个人死了没有儿子,他的至近亲属可以娶他的妻子为死者生子立后。但拿俄米没有儿子可以再娶玛伦和基连留下的寡妇。在人看来拿俄米使夫家绝后,而且她自己生活无着落、前路无盼望,最后必将孤独终老,还有什么人生命运比这个更加悲惨的呢?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所以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处。但平心而论,有哪一个做妈妈的,比拿俄米的遭遇更加凄惨的呢?
当拿俄米与两个儿媳告别时,“拿俄米与她们亲嘴,她们就放声而哭。”(得1:9)
当两个儿媳说要和她一同回去时,拿俄米对两个儿媳说,“我女儿们哪,不要这样,我为你们的缘故,甚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得1:13)
当拿俄米和路得回到伯利恒时,“妇女们说,‘这是拿俄米吗?’拿俄米对他们说,‘不要叫我拿俄米(拿俄米就是甜的意思),要叫我玛拉(玛拉就是苦的意思),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满满的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的回来。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这样,你们为何还叫我拿俄米呢?’”(得 1:19-21)
拿俄米全部所有的,好像就只剩下凄凉、哭声、愁苦、无望。
想到约伯的妻子,面对家中火从天降的惨剧,她对约伯说,“你弃掉神,死了吧。”(伯2:9)拿俄米没有说出亵渎的话,但她的话语中显然对耶和华神有多多少少的怨恨。
拿俄米有绝处逢生的机会吗?如果你没有读过路得记,在人看来拿俄米几乎是彻底的绝望无助: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但当你读完路得记,你知道拿俄米有一个团圆欢乐的结局。
拿俄米走出绝境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一. 拿俄米的忠心
拿俄米虽然遭遇一个又一个无法承受的打击,但她始终没有离弃神。即便她遭遇所有祸患时她也仍然说,是“耶和华伸手攻击我,”(得1:13)“耶和华降祸与我。”(得1:21)
“拿俄米对他们说,‘不要叫我拿俄米,要叫我玛拉,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满满的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的回来。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这样,你们为何还叫我拿俄米呢?’”(得 1:20-21)
虽然是承受痛苦与灾祸,但拿俄米承认神的主权,她承认这一切的发生是神所默许的,她没有因此怨渎神。甚至可以说,拿俄米“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的话,并不是她对神的苦毒怨恨,乃是藉此抒发她内心无法承载的苦情。
其实,拿俄米时时、处处把神放在首位,她始终没有忘记耶和华。
“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得1:6)
“拿俄米对两个儿妇说,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象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得1:8-9)
“我女儿们哪,不要这样,我为你们的缘故,甚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得1:13)
“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满满的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的回来。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得 1:20-21)
以利米勒家族的苦难,起因于以利米勒带着一家远离神;拿俄米命运的翻转,始于她回转归向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神眷顾自己的百姓,就决心要回到伯利恒,回到犹大地去。
这是拿俄米灵性非凡的一面,她在患难时没有离神更远,苦难也没有使她困在苦毒和怨恨之中,苦难反使她更加靠近神、依赖神,而神也照着她的忠心赏赐她。
奥古斯丁的母亲莫妮卡为放荡的儿子流泪祷告许多年始终不见什么果效。有一次她问一位主教,“我的儿子还有救吗?”主教智慧地回答她,“你用眼泪托住的儿子不会失丧。”莫妮卡长年流泪的祷告蒙神垂听,奥古斯丁后来成为教会历史上一位重要的神学家。
今日的母亲们,如果你现在正处于各样的苦难之中,不要远离神,而是要更加亲近祂、仰望祂、信靠祂。拿俄米的忠心是效法的榜样,而她的结局也是你我的安慰。
二. 拿俄米的爱心
拿俄米另一个难能可贵的地方,是她从来没有失去她起初的爱心。许多人当遭受连环打击之后,当我们看穿了人情冷暖的时候,当我们失去期待和盼望的时候,我们就渐渐失去了爱神爱人的心。我们心里会说,“我做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但拿俄米没有,她自始至终总是为别人着想。
当拿俄米决定要回到犹大地时,他知道两个儿媳跟着她回来没有出路,她不愿意贻误两个儿媳的前程。拿俄米愿意自己承担一切痛苦,她希望两个儿妇能够幸福。
于是她便对两个儿妇说,“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得1:8-9)
当两个儿妇表示要随她回她本国去时,她又再三苦劝她们不要跟她回来。两个儿妇又放声而哭,俄珥巴与她亲嘴而别,但路得舍不得拿俄米,跟随她回到伯利恒。
勤劳、善良、又孝顺的路得提出要去在别人的田间拾取麦穗,好为自己和婆婆的养生糊口之用。当路得从田间回来,拿俄米问她说,“你今日在哪里拾取麦穗,在哪里做工呢?愿那顾恤你的得福。”(得2:19)
当得知路得在波阿斯田间做工,拿俄米即时为波阿斯祝福,又立刻想到波阿斯是她至近的一个亲属。也许她为路得将来的打算从这一刻就开始了。
“拿俄米对儿妇路得说,‘女儿阿,你跟着他的使女出去,不叫人遇见你在别人田间,这才为好。’”(得2:22)
拿俄米为什么要如此提醒路得呢?
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拿俄米知道波阿斯为人恩慈,他会眷顾路得,免得路得在别人田间拾穗时受到伤害;二是拿俄米希望路得一直和波阿斯的使女们常在一处,这样有机会和波阿斯在一起,也避免“寡妇门前是非多”的闲话。拿俄米考虑问题的细致缜密非同一般。
收割的季节快要结束了,拿俄米费尽心思为路得安排。拿俄米总是更多地为别人着想。
“路得的婆婆拿俄米对她说,女儿阿,我不当为你找个安身之处,使你享福吗?你与波阿斯的使女常在一处,波阿斯不是我们的亲族吗?他今夜在场上簸大麦,你要沐浴抹膏,换上衣服,下到场上,却不要使那人认出你来。你等他吃喝完了,到他睡的时候,你看准他睡的地方,就进去掀开他脚上的被,躺卧在那里,他必告诉你所当做的事。”(得3:1-4)
拿俄米没有把路得把持在家里好为她养老送终,而是处处为路得的幸福着想。她对路得说,“女儿阿,我不当为你找个安身之处,使你享福吗?”
这样心胸宽阔的婆婆真是不多见。她周祥地为路得盘算,巧妙地为路得安排相亲,比今日父母代替大龄剩女安排相亲还要心切。
当路得从麦场回来,拿俄米关切地问她,“女儿啊,怎么样了?”(How did it go, my daughter?)(得3:16)
保罗说,“爱是永不止息。”(Love never fails.)(又译:爱永远不会失败。)(林前13:8)
母亲们,如果你有一个问题孩子,不要停止你对孩子的慈爱,像拿俄米向路得所做的那样。当然,爱路得那样的儿媳比较容易,爱自己有问题的孩子比较困难,但圣经说,“爱永远不会失败。”哪怕为这个原因,也不要停止你慈爱的涌流。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诗126:5-6)
注意,诗人所说的,不是流泪的人欢呼收割,乃是纵然流着眼泪依然忍耐着不断撒种的人,将来必要欢呼收割,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
三. 拿俄米的信心
拿俄米不仅对神忠心,而且她对神也有充足的信心。拿俄米承认她的受苦是出于神,这本身就是她信心的表现。
“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得1:6)
拿俄米相信神既眷顾祂的百姓,赐粮食给他们,神也必定眷顾她,赐食物给她。于是,她便毅然决然地从摩押地回到伯利恒,这是拿俄米了不起的信心。
当年离家时拿俄米是四口之家,如今逃荒十多年回来,若不是路得跟随,就只有她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回来,命运的凄惨、世人的冷眼,她都不在乎,一定要回到神所眷顾的家乡。
当路得告诉拿俄米,她是在波阿斯的田间拾取麦穗,拿俄米对路得说,“愿那人蒙耶和华赐福,因为祂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得2:20)
“因为祂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中的“祂”是指神,不是指波阿斯。
这节经文的新译本翻译是:“愿不断施慈爱给活人和死人的耶和华赐福给他。”(得2:20)
路得记第一章,拿俄米不断重复地说,“耶和华伸手攻击我,”(1:13)“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
如今,拿俄米的灵魂苏醒,她知道神没有忘记她,没有撇下她,没有丢弃她。
与其说拿俄米从来没有离弃神,不如说神从来没有离弃拿俄米。因此,拿俄米称神是那位“不断地恩待活人死人”的神。
这样的转变是拿俄米非常的信心体现。
从路得恰巧到波阿斯的田间拾穗,从波阿斯对路得的恩赐眷顾,拿俄米敏锐地看到了神的带领。于是,拿俄米便顺从神的心意,为路得安排这桩至亲救赎之利未婚姻(Levirate Marriage)的美事。
“婆婆说,‘女儿阿,你只管安坐等候,看这事怎样成就,因为那人今日不办成这事必不休息。’”(得3:18)
拿俄米要路得坐等波阿斯将一切事情都办妥成就,更是显示拿俄米的信心满满。不是因为波阿斯办事可靠,乃是坚信必然成就这桩美事的神!
所以母亲们,很多时候我们内心愁苦,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期望落空。然而,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未必是神对他们的期望,我们对孩子的安排未必是神旨意中对他们的安排。愿一切受苦中的母亲们坚信,神有祂自己旨意,而祂的旨意向来是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愿我们在祷告中把自己的孩子交托于主,愿神在孩子们身上的旨意完全成就。
如果魔鬼撒旦藉孩子攻击我们,让我们和诗人一同说,“从我幼年以来,敌人屡次苦害我,却没有胜了我。”(诗129:2)
“因为那在你们里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约一4:4)
拿俄米的结局:“于是,波阿斯娶了路得为妻,与她同房。耶和华使她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妇人们对拿俄米说,‘耶和华是应当称颂的。因为今日没有撇下你使你无至近的亲属。愿这孩子在以色列中得名声。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养你的老,因为是爱慕你的那儿妇所生的。有这儿妇比有七个儿子还好。’拿俄米就把孩子抱在怀中,作他的养母。邻舍的妇人说,‘拿俄米得孩子了。’就给孩子起名叫俄备得。”(得4:13-17)
波阿斯娶了路得,生下一个儿子名叫俄备得,被称作以利米勒的名下,拿俄米做了他的养母。神明显照着拿俄米的信心赏赐她。
“俄备得,”意思是“服侍者”(servant,the serving one),或“敬拜者”(The Worshipper)。他成了拿俄米的养子,正如妇女们对拿俄米所说的,“他必提起你的精神,奉养你的老。”(得4:15)
《路得记》开始是饥荒和死亡, 结束是美满和欢乐。前者是因人离弃神, 后者是因人投靠神!以利米勒离开神给家庭带来横祸,拿俄米归回神给家庭带来福乐。
所以母亲们,如果你正在为你的孩子忧伤哭泣,请认真地阅读《路得记》,照着书中拿俄米的信心和言行效法她:永远不要离开神,永远不止息向孩子流通从神而来的慈爱,对神抱持坚定的信心,坚信那位独行奇事的神所预定的美好结局!
感谢主
任运生牧师
主后二零二四年五月十二日母亲节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