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约翰福音讲道集(七十二)---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想,要是全世界的人民不分种族肤色,都能够和睦相处相互友爱该有多好。虽然冰冷的现实真的与此相反,但心中仍然盼望并为此呼吁:疫情过后,盼望人都能因着基督之爱,而彼此相爱!

一、为什么要彼此相爱?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4-35)

为什么要彼此相爱?最简单的答案是,耶稣基督这样吩咐。不过,主耶稣自己给出了更好的理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

主耶稣这话是对门徒说的,因此彼此相爱是耶稣门徒的清晰标志。

“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徒11:26)所谓“基督徒,” 就是“像基督的人。”

前段时间,微信圈中有一篇文章,《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兴起》1。文中提到,历史上“西罗马帝国时期曾先后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瘟疫。”基督徒有关“义人必因信得生” 以及 “复活、永生” 的教义,带给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的人们盼望和安慰。更重要的是, “瘟疫期间,基督徒们以殉道的精神,游走于异教人群之间,奋不顾身地行医布道,照顾病弱,安葬死者,并为之祷告。…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仁爱和善良的价值观迅速地植入普遍缺乏社会服务的帝国社区内。”

“基督徒在大瘟疫期间的所作所为使人们对基督教徒的流言中伤完全变得不足为信,皈依的人数迅速增长。”1

根据该文的记述,在罗马帝国的历次瘟疫中,基督徒为照顾病人而不顾自己安危,许多基督徒在照顾病人中染上瘟疫,却满怀喜乐平安地离世。基督徒的献身精神,彰显耶稣基督十字架牺牲的爱,不仅使许多不信的人归向基督,而且使早期的基督徒群体在普遍的罗马帝国的逼迫中自身变得更加坚强。这是基督信仰在罗马帝国中后期兴起的主要原因。

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4-16)

二、如何才能彼此相爱?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34)

如何才能彼此相爱?主耶稣对门徒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彼此相爱。”

主耶稣是怎样爱门徒的呢?

主耶稣与门徒同吃住(约1:38-39);主耶稣花三年半时间教导门徒,如天国八福等(太5:3-10);主耶稣亲爱祂的门徒,视门徒为自己的母亲兄弟,“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太12:48)主耶稣将要离开时安慰门徒,“你们心里不要忧愁。”(约14:1)主耶稣为门徒祷告,“圣父啊,求你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他们,叫他们合而为一。”(约17:11)

在最后的晚餐时,十字架的苦杯就在眼前,主耶稣却平静又满怀爱意地为门徒洗脚。“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祂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约13:1-5)

而此时门徒在做什么呢?他们在争论谁为大。“门徒起了争论,他们中间哪一个可算为大。”(路22:24)

而耶稣清楚地知道,犹大很快要出卖祂,彼得要三次否认祂,其他门徒要四散逃命。

“那时,耶稣对他们说,‘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彼得说,‘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太26:31-34)

“看哪,时候将到,且是已经到了,你们要分散,各归自己的地方去,留下我独自一人。”(约16:32)

对于这样一群愚顽的、迟钝的、不争气的、提不起来的门徒,你还会继续爱他们吗?如果你知道你最亲密的朋友将要出卖你、不认你、四散逃命离弃你,你还会爱他们、甚至做只有下等奴隶才做的事---为他们洗脚吗?但主耶稣不仅为彼得洗脚、为十个门徒洗脚,祂也为叛徒犹大洗了脚。

主耶稣在危险的时刻保护门徒,“你们若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约18:8)

最后,主耶稣为门徒舍命,“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15:12-13)

主耶稣复活后,对惊慌惧怕的门徒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愿你们平安!”(约20:19)

对曾经三次否认祂的彼得,又三次坚立他,“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约21:15-17)

主耶稣恢复彼得的使徒身份和领袖地位,给予彼得完全的信任和重要托付,坚立彼得的信心。

这就是主耶稣对门徒自始至终、矢志不渝的爱!然后,祂吩咐门徒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从此,那群胆小如鼠的门徒一反常态,奋不顾身地四处传福音,最后一个个为主殉道。

彼此相爱,是指常为他人着想,在自己不方便的时候还愿意帮助别人,为着他人的益处愿意做力所能及一切可能的事情,并且随时愿意宽容、饶恕、赦免别人的过犯;而且有迫切的负担向人分享主耶稣恩惠的福音。

上帝的使者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来到中国,给这块古老的土地带来主耶稣的福音。2

戴德生(HudsonTaylor)一家五代人在中国事奉,成立中国内地会,激励许许多多宣教士前往中国。剑桥七杰(Cambridge Seven)即是受内地会的感召,放弃他们的金色前程到中国宣教。

威廉波顿(William Borden)将自己的财产捐赠中国内地会,当他前往中国向穆斯林传道的途中,在埃及停留学习阿拉伯文时不幸感染脑脊膜炎去世。他在父亲送他的圣经扉页上写下“No Reserve (毫无保留)、No Retreat (永不退后)、No Regrets (无怨无悔)”的字样。

穆拉蒂(Lottie Moon)在中国山东服事长达四十年。在山东饥荒时,她将自己的口粮送给饥荒中的灾民,长期的营养不良夺去她的生命,去世时体重不到50磅。

李德尔(Eric Liddell ),出身于天津的宣教士家庭,1924年巴黎奥运会400米短跑金牌获得者,翌年前往中国华北宣教,1945年在二战结束前夕病逝于山东潍坊的日本集中营。他的事迹被拍摄成电影《烈火战车》。

艾伟德(Gladys Aylward),又名“小妇人”(The Small Woman),1930年只身前往中国,在山西阳城开办福音客栈,为贫困旅行者提供食宿,并向他们讲解圣经故事和基督福音。抗日战争期间,于1940年带领94名孤儿,经过几十天的长途跋涉终于安全转移到西安。她的故事由英格丽褒曼主演被拍摄成电影《六福客栈》。

富能仁(James Fraser),1909年到达中国云南,他翻越崇山峻岭向傈僳族传福音,创造傈僳族文字,翻译圣经,事奉傈僳族三十年,1938年因脑疟疾病逝,时年五十二岁。

柏格理(Samuel Pollard),1887年23岁时来华宣教,40岁时进入苗乡石门坎服侍。他为苗族发明文字,翻译圣经,创办学校和医院,建造体育场开展足球运动,石门坎还有自己的邮电局等。1927年石门坎有第一个苗族医学博士吴性纯。1915年石门坎有伤寒病流行,伯格理陪护隔离的伤寒病人不幸感染,但他将有限的药物让给苗族村民和学校的孩子,自己终于不治病逝,时年五十一岁。顺便一提,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研究院研究员陈浩武教授所言,今天贵州石门坎成为研究基督信仰对文化、经济、社会进步之影响的最佳标本。3

所有这些上帝使者,效法主耶稣舍己之爱,将他们的青春、汗水、眼泪、鲜血、生命都倾洒在中华大地。他们“用信心触动世界,用爱心改变生命”(To Touch the World by Faith, To Transform the Lives by Love)!2

“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可10:43-45)

这样的爱超越了人天然自我中心的局限(或罪性),是人的天然能力所不能及的。但主耶稣自己做出舍己之爱的榜样,然后又赐下祂所应许的圣灵,使门徒和历代信徒靠着圣灵的能力,能以活出超乎个人天然本性中自我中心局限的彼此相爱。


三、哪些人当彼此相爱?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约13:34)

哪些人应当彼此相爱?因为耶稣是吩咐门徒,所以简单说,当时的“门徒”,也包括今日所有的信徒即普世所有的基督徒,应当彼此相爱。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主耶稣在这里所说的“新”,是指门徒亲眼目睹、经历耶稣舍己的爱,而且门徒有圣灵内住,他们拥有新的能力帮助他们。

但实际说来,彼此相爱并不是一条新命令,乃是从旧约到新约耶和华神的一贯心意。正如使徒约翰所说,“亲爱的弟兄啊,我写给你们的,不是一条新命令,乃是你们从起初所受的旧命令。”(约一2:7)

首先,爱是神自己本来的属性。

“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34:6)

“因为神就是爱。”(约一4:8)

神呼召以色列民成为祭司的国度,“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19:6)要以色列民将神的心意传给万民。

因此,神给以色列颁布以十诫为代表的律法,十诫中有关人的六条诫命都是出于对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规范,“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恋…”(出20:12-17)而所有这些律法都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爱人如己。”(利19:18)

新约中使徒保罗曾明确指出这一点,“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罗13:8-9)

主耶稣更是对旧约全部的律法做了精辟的概括:“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7-40)

由此可见,神要祂按照自己形象所创造的人彼此相爱,是神一贯的心意。

神最初创造亚当夏娃,本是要他们心心相印、彼此相爱,“二人成为一体。”(创2:24)

然而,当亚当夏娃受魔鬼引诱犯罪之后,夫妻关系的亲密无间,立刻被推诿、指责、隔膜、猜忌、争竞、辖制等所取代。这种情形古今并无二致,只要稍微看一下今日世界各地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就清晰可见。更糟糕的是,亚当犯罪带给全人类咒诅:“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创3:19)

放眼今天世界,尤其在此疫情全球肆虐之时,面对大量企业、公司、银行纷纷倒闭破产,造成大量失业,每个人都艰难度日。有谁不是“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又有谁能逃脱“直到你归了土”(主再来时还活着的信徒除外)的悲惨结局?

罪的恶果在亚当夏娃犯罪之后立刻显现,创世记第四章发生亲兄弟之间的谋杀案,创世记第五章是一个令人沉痛的特殊家谱,因为这个长串家谱中每一个名字的最后三个字都是“就死了。”(创5:1-31)

创世记第六章,“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创6:5)罪终于为人类自己招来普世洪水的审判,只留下挪亚一家八口。

但神在祂的无限慈爱和恩典中,并没有弃绝人类,祂始终为自己留下一部分敬畏神的余民。

洪水过后,神与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立约。创世记从第三十七章开始直到结束,记载约瑟优美动人的故事。约瑟因为正直遭兄弟嫉恨被卖到埃及做奴隶,然而因为他敬畏神被神高举,成为埃及全地的宰相。当约瑟位高权重时没有报复他的兄弟们,反而是选择饶恕、和好,并供应他们饥荒中之所需,以超越之爱终于赢得兄弟们的悔改之心。约瑟的行动不仅保存了以色列的民族,也在神的救恩计划中占据浓重一笔。

只有爱心和服事才能赢得人的尊重:为大的要为小,为首的要服事众人。这是不变的定律,无论个人或国家,向来都是如此。

耶和华神的慈爱,在神给以色列颁布律法的细微之处都可显见。祂要以色列人眷顾他们中间的穷人、孤儿寡妇和寄居者,甚至连牲畜祂都眷顾:“牛在场上踹谷的时候,不可笼住它的嘴。”(申25:4)

圣经中有许多有关爱的箴言。“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这样,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宠,有聪明。”(箴3:3)

“恨能挑启争端,爱能遮掩一切过错。”(箴10:12)

“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箴15:17)

新约福音书中,主耶稣甚至要求门徒去爱仇敌。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祂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所以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5:43-48)

“你们的仇敌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有人打你这边的脸,连那边的脸也由他打。有人夺你的外衣,连里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的,就给他。…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路6:27-31;36)

耶稣基督不是单单如此教导门徒,祂乃是身体力行作出榜样。主耶稣极致的爱,正是祂在十字架上为罪人舍身流血。“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8)

“每逢思念奇妙十架,荣耀救主在上悬挂……试看祂头,祂足,祂手,慈爱忧伤和血并流,从前可曾爱忧交织?荆棘可曾化作冕旒?”(以撒瓦兹Isaac Watts)

“(神)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徒17:26)从这个意义上说,“四海之内皆兄弟”是真实的。若是全世界的人都能够遵行主耶稣“爱人如己”的教训,都能操练保罗“爱的真谛”的教导,尤其在当前在全人类都面临空前的灾难之时,该有多好。

我真切祈求:疫情过后,我们更加彼此相爱!也盼望尚不认识耶稣的人,得以听闻福音,认识耶稣,亲尝由十字架而来的无比大爱,化解心中的仇恨,以致可以与人“彼此相爱”!

祷告:慈悲的天父,愿世人都能尊荣你。愿你的圣灵感动世人真心悔改、回转归向你!愿你儿子耶稣基督赦罪的救恩和永生的福分,能够因信祂的圣名被更多人得着。愿主垂听你众儿女的昼夜呼求,因着你的无限怜悯、恩典、权柄,伸出你大能的膀臂,医治被病毒和罪恶肆虐的全地。奉主耶稣的圣名祷告,阿们!

注释:

1. 姬庆红,《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兴起》,《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第144-148页

2. 爱在中国(Love in China), Love in China Communications, www.loveinchina.tv

3. 陈浩武,石门坎---一个信仰与文化改变社会的标本


感谢主

任运生牧师

主后二零二二年三月三十日

Comments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