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得记赏析(一)---序言
- 任运生牧师
- 2020年8月3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得1:16-17)
序言
《路得记》是圣经文学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最优美的爱情短篇,被认为是《灰姑娘》(Cinderella)的古老版本。圣经中的爱情描写并不多见,只在《创世记》中有关于以撒和利百加以及雅各和拉结相爱的简短记述。当然,所罗门的《雅歌》是专一讲述爱情的书卷,但《雅歌》的措辞过于直白、火辣,不太合乎东方文化含蓄的 口味。也正因为如此,对中文读者来说,《路得记》便显得尤其珍贵和美丽。
德国大文豪歌德这样说过:“路得记是人类的语言文字中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首诗;是所有短篇中最可爱且最完全的一本著作。”
如果将《路得记》作为爱情短篇来欣赏,以文中的主角路得的活动为主线,那么《路得记》简短的四章可以做如下简单的概括:
第一章:回归伯利恒;
第二章:巧遇波阿斯;
第三章:麦场两相会;
第四章:美满成姻缘。
然而《路得记》的爱情故事只是一条明线,这本书还有更重要的一条暗线,那才是《路得记》的主旨。因此,《路得记》的爱情故事只是历史背景的衬托和辅助。因为圣经不会单纯为记述历史而写历史,也不会单单为描写爱情而写爱情。《路得记》作为连接以色列士师时代与王国时代的桥梁,在耶和华神的救恩计划中占据浓重的一笔。
那么,《路得记》一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第一, 与士师记作一清晰对比;
第二, 引介基督弥赛亚的家系;
第三, 引入至亲救赎者的概念;
第四, 显示神的恩赐惠及万邦。
首先,路得记通常被称为士师记的第三个附篇。“弥迦的偶像”是士师记的第一个附记,显示以色列在士师世代宗教的混乱;“利未人和他的妾”是第二个附记,表明士师世代以色列道德的颓废和政治的衰亡。《路得记》有人将其归为士师记的第三个附记:对比于士师记的黑暗、 败坏、 混乱、 萧杀,路得记就像流淌在山涧的一汪清泉,给人以清新、明亮、美丽、甘甜!
《路得记》的结尾,引介大卫王的家谱,这段家谱在马太福音第一章被完整引用,成为耶稣基督弥赛亚家系的一部分。因此,《路得记》一书成为新约圣经的重要铺垫。此乃圣灵是圣经的真正作者(Divine Author)的又一实例。
《路得记》中的波阿斯是路得的救赎者,从而引出一个关于Kinsman Redeemer (至亲救赎者)的重要概念。因此,波阿斯成为耶稣基督的预表,主耶稣是犹太人的至亲,他不仅救赎犹太人,也拯救普世的人。
路得作为一名外邦女子 ---受咒诅的摩押后代, 在以色列对神 “移情别恋” 时, 却对神表现出 “忠贞不渝,”读来令人回肠荡气。因着忠信,路得蒙神格外的恩典,预表神的救恩惠及万邦!
《路得记》开始是饥荒和死亡, 结束是美满和欢乐。前者是因人离弃神, 后者是因人投靠神!这样的结构和主题在《路得记》中一再重复、寓意鲜明。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九. 美满结局 “于是,波阿斯娶了路得为妻。”(得4:13)如同欧美童话故事的惯常结尾:他们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路得记》令人愉快的大团圆,正如本文开始的序言所提到的,《路得记》的明亮与《士师记》的黑暗成为鲜明的对比。 这美满的结局并没有到此结束。...
七. 才德女子 波阿斯对路得说,“女儿阿,愿你蒙耶和华赐福。你末后的恩比先前更大。因为少年人无论贫富,你都没有跟从。女儿阿,现在不要惧怕,凡你所说的,我必照着行。我本城的人都知道你是个贤德的女子。”(得3:10-11) 波阿斯夸赞路得是才德的女子。让我们简要看看路得的美好品...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