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马太福音信息(二十五)---祈求就给你们


人们常说,新约时代的信徒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因此不必遵守旧约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正确的,但必须承认,活出新约登山宝训的教训,要比遵守旧约的十诫困难得多。 因着登山宝训的超然性,使人无法靠自己的血气和自律来遵守,必须依靠从天而来的超然能力和智慧。基督徒蒙召的生命也正是如此。


于是主耶稣基督便向跟随祂的人发出邀请:“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7:7)


一. 祈求就给你们(太7:7-8)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7:7-8)


太7:7-8两节经文重复,只在第八节开始多了一个“因为,”乍看起来,原因和结果竟然一样。这个因果关系读起来大概是这样: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

你们寻找,就寻见,因为寻找的,就寻见;

你们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这是什么样的逻辑?


主耶稣的话常常不合人的逻辑,但却是真实的。马太福音第七、第八节经文的重复,并且以因果关系重复,正是强调主耶稣应许的确定性。


这两节经文的希腊原文,在语法和语气上还是略有不同。


太7:7是命令语气,采用第二人称:你们要祈求,就给你们;你们寻找,你们就寻见;你们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太7:8是陈述语气,采用第三人称:那持续祈求的,他就得着;那持续寻找的,他就寻见;那持续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所以,如果把马太福音七章的第七、第八节经文合起来,可以归纳如下:


“祈求并持续祈求,就得着;寻找并持续寻找,就寻见;叩门并持续叩门,就给他开门!”


这是主耶稣的应许!


祈求(Ask)、寻找(Seek)、叩门(Knock),三者说同样的事情,都是讲祷告。有人取这三个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为一个新的英文单字:ASK(祈求、寻找、叩门)!这样方便记忆!


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


第一个问题,凡祈求的都必得着,是真的吗?


“凡祈求的,就得着。”在基督徒的生活中似乎并非如此,并非所有祷告都蒙应允,难道这是一张空头支票吗?不!


读圣经不可断章取义,有关祷告,要看整本圣经的全备教训。


“凡祈求的就得着”是否需要满足必要的条件呢?当然!


即便在登山宝训,主耶稣论到祷告仍然提到必要的条件。


首先,祷告要真诚,不可假冒为善做样子:“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太6:5-6)


其次,祷告要寻求神的旨意:“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9-10)


另外,还要赦免饶恕别人:“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太6:14-15)


在整本圣经中还有其他有关祷告的经文,也可被视为是祷告蒙应允的条件。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你们若奉我的名求什么,我必成就。”(约14:12-14)


约翰福音这段经文,很接近于马太福音第七章的应许,凡祈求的就必得着。但这段圣经也给出了祷告蒙应允的前提。


1. “我所作的事,”所祈求的事,也正是主耶稣要作的事;

2. “奉我的名,”奉主耶稣的名,就是按照主的旨意祈求;

3. “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祷告所求的,要使父神得荣耀。


满足上述条件,就必得着主的应许,“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约14:13)


圣经论到祷告蒙应允的条件还有其他经文:


1. 信心:


“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太21:22)


“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雅1:6-7)


2. 专心:


“你们要呼求我,祷告我,我就应允你们。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29:12-13)


3. 恒心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路18:1)


4. 认罪:


“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66:18)


5. 神的旨意


“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么,祂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祂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既然知道祂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于祂的无不得着。”(约一5:14-15)


第二个问题,神既然知道我们的需要,为什么还要祷告?


“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太6:8)


“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太6:32)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祷告呢?


首先,祷告是要更亲近神。


列王记上二十二章记载,以色列王亚哈邀请犹大王约沙法和他一道去攻打基列的拉末,约沙法要亚哈先求问耶和华,亚哈的四百个先知都异口同声地说,王可以上去攻打拉末。约沙法似乎不相信这些人,于是便请来先知米该雅。而米该雅却偏偏不说吉言、单说凶语。


“基拿拿的儿子西底家前来,打米该雅的脸,说,耶和华的灵从哪里离开我与你说话呢?”(王上22:24)


而米该雅的回答颇为有趣:“你进严密的屋子藏躲的那日,就必看见了。”(王上22:25)


显然,米该雅有时常亲近神的习惯,难怪他可以了解神的心意。


一个常常单独与神相处的人,他将会像摩西一样,脸上放射出光彩。


其次,祷告是要与神同工。


以西结书三十六章,神要加添以色列家的人数,但这却是借助以色列的祷告实现的。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加增以色列家的人数,多如羊群。他们必为这事向我求问,我要给他们成就。”(结36:37)


神定规一件事的结局,也定规实现这结局的方式,而祷告常常就是神使用的方式。


最后,祷告支取神的能力。


“要寻求耶和华与祂的能力,时常寻求祂的面。”(代上16:11)


“我呼求的日子,你就应允我,鼓励我,使我心里有能力。”(诗138:3)


“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4:6)


二. 神更美的心意(太7:9-11)


“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吗?”(太7:9-11)


“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太7:9-10)


“石头”与“饼”看起来很像(魔鬼在旷野试探耶稣就是要祂把石头变成饼),但石头不能当饼吃;“蛇”与“鱼”看起来相似,但蛇也不能吃而且有毒。


一个人如果拿石头当饼、拿蛇当鱼给他的儿子吃,那就是欺骗,甚至比欺骗还要恶劣。



注意主耶稣论证的逻辑:“虽然...尚且...何况...”(Though...How much more...)?


“不好”(Evil),主耶稣的意思不是说你们都是“邪恶的人”,相对于神绝对的圣洁和美善,人都是罪人,都不是良善的。


“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可10:18)


你们这些罪人,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你们的儿女,何况你们的天父呢?


主耶稣在这里是用“从小到大”(From the lesser to the greater)来论证,这道理很浅显,好像说,如果十大于一,一百岂不更大于一吗?


“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祷告的人,必须是天父的儿女,这是祷告的前提。如果没有与神这种父亲与儿女的关系,也就无从祷告。如何才能成为神的儿女呢?圣经说,“凡接待祂(耶稣)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1:12)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吗?”(太7:11)


这节经文里两次出现“好东西”这个短语,第一个“好东西”是人看为好的东西,人拿它赐给自己的儿女;第二个“好东西”是神看为好的东西,神更是拿它赐给神的儿女。


人看为好的东西与神看为好的东西,有时候是一致的,但很多时候是不一致的,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的祷告不蒙应允的原因。但神的儿女应该凭信心相信,神始终是将最好的赐给祂的儿女。


“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吗?”(太7:11)


路加福音的平行经文是:“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祂的人吗?”(路11:13)


人拿好东西给儿女,但神却是将圣灵赐给凡求祂的人。有什么比圣灵保惠师、万物的主宰更好的礼物呢?


因此,太7:9-11更显明主耶稣应许的确切性,使属神的儿女可以确信不疑!


三. 我们当做什么?


如果你还没有认识真神,马太福音第七章这段经文可以帮助你认识主耶稣,“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7:8)


张郁岚博士在《认识真理》一书中讲述一个马来酋长的故事。马来酋长常年虔诚敬拜偶像,一天他在修补破坏了的偶像时,突然停下来,要他的妻子和他一起仔细观看人的手是何等灵巧,人比起那些没有气息、不会说话的偶像要高明得多,感觉自己拜这些哑巴偶像是多么荒唐。但他又不知道谁是真神,于是就和妻子在一间空屋子里敬拜那位他们不认识的天上至大的神。后来圣经传到马来半岛,他们一家就都接受耶稣蒙恩得救了。


圣经使徒行传第十章也记载一个例子,罗马百夫长哥尼流。“他是个虔诚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周济百姓,常常祷告神。”(徒10:2)因为他虔诚寻求神,神就差遣一个天使向他显现,要他请彼得来,告诉哥尼流一家耶稣基督救人的道。“祂吩咐我们传道给众人,证明祂是神所立定的,要作审判活人死人的主。众先知也为祂作见证,说,凡信祂的人,必因祂的名,得蒙赦罪。”(徒10:42-43)于是,圣灵便降临在哥尼流和听道的众人身上,他们便都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归主。


所以,任何一个人若真心寻求神,就必寻见,这是主耶稣的应许。


如果是基督徒,当有心志为主做大事。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14:12-13)


“你求告我,我就应允你,并将你所不知道,又大又难的事指示你。”(耶33:3)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 11. 10-1546. 2. 18),宗教改革先驱,神学教授,圣诗作家。他所翻译的德文圣经,因为文辞优美华丽,对德国语言和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编写奥格斯堡信纲和教理问答。


“To be a Christian without prayer is no more possible than to be alive without breathing. ” “一个基督徒不祷告比一个人活着却没有呼吸更加不可思议。”


加尔文(John Calvin, 1509. 7. 10 – 1564. 5. 27):宗教改革领袖,改教家、神学家和圣经注释家,加尔文主义和改革宗神学的奠基人,并创办日内瓦学院。其《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改变欧洲历史的十大巨著之一,其圣经注释全集是又一本恢弘著作,运用以经解经原则,对圣经进行完整、系统、准确的注释。加尔文也是教会秩序奠基人,加尔文神学延伸至英国和美国所产生的清教徒精神,对欧美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加尔文的著作一如路德的德文圣经,对法国文学影响至深。


“Faith is like an empty, open hand stretched out towards God, with nothing to offer and everything to receive.”(信心如同张开来伸向神空空的双手,没有任何可以呈献,却接受从神而来的礼物。)


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1761. 8. 17-1834. 6. 9)被称作是近代宣教之父!他在印度艰苦卓绝的宣教服事持续四十年。他和同工们一起将全部新旧约圣经翻译成六种语言,另外将部分圣经译为二十九种语言,再加上与他人合译的,使印度共有四十四种圣经译本,并建立126间教会。他同时编纂字典,向西方译介东方文学,并首创印度医药宣教、储蓄银行、创办大学、神学院和女童学校,发行报纸,建立印刷厂,甚至建造蒸汽火车,翻译西方农林园艺书籍,推广农业改良,并说服当地政府废除寡妇殉葬的残忍陋习等。威廉克理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足以让一个人花费毕生精力去全力以赴!威廉克理是如何完成的?


威廉克理的名言:“为神谋求大事,期待神成就大事。”(Attempt great things for God, expect great things from God.)


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 1. 5-1834. 8. 1)是西方第一位来华的新教宣教士。马礼逊1807年来华,在华服事25年。马礼逊是在中国境内第一个将新旧约圣经完整译成中文并出版发行,书名《神天圣书》;编纂《华英字典》巨著;创办第一份中文月刊和英文报纸,编著广东话字典,此外还有其他出版物包括教义问答、祈祷文、诗歌集、讲道集、文法书等,为数不下三十多种;在马六甲开办英华书院,开宣教士创办教会学校之先河;在澳门开办眼科医馆,成为医疗宣教的典范;同时还担任东印度公司的译员。同样马礼逊所做的任何一项事工,都是一个人花费毕生心血的巨大工程!他是怎么完成的呢?


当马礼逊来华时有人问他:“马礼逊先生,你真的期望自己可以改变中国人四五千年崇拜偶像的陋习吗?”马礼逊毫不犹疑地回答说:“我不能,但我相信神能!” ("No sir, but I expect God will!")


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1832. 5. 21-1905. 6. 3)来华宣教士,在华工作五十一年,创办《中国内地会》,至1912年,内地会在华传教士超过1000人,至 1927年,内地会在中国所建立的宣教站达937个,共创办学校125所。戴德生及其中国内地会使耶稣基督的福音在中华大地深深扎根。1964年中国内地会更名为《海外基督师团》,现有约1000名宣教士,仍在活跃在亚洲广大地区,向约十七亿的人口传讲福音。


戴德生除了那句关于“千磅英金、千条生命”的名言之外,还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神的事情照神的心意去做,必不缺乏神的供应。”(“God's work done in God's way will not be lack of God's provisions.”)


乔治.穆勒(George Müller,1805. 9. 27-1898. 3. 10),19世纪英国弟兄会教会领袖,著名慈善家,在布里斯托开办孤儿院,一生照顾孤儿达一万名,他从不募款,也不借债,只向神祷告。对乔治穆勒来说,只有两样事:祷告和信心。一天早晨,他带领孤儿对着空盘子做早餐的谢饭祷告,不久就有人送来面包和牛奶,得着神的奇妙供应。除了开办孤儿院之外,乔治穆勒在七十岁时旅行布道,历时十七年,行走近四十个国家,总行程大约二十万英里。


乔治穆勒说过这样一句话:“请务必确信,如果你与祂同行、仰望祂,并期待祂的帮助,祂永远不会让你失望。”(“Be assured, if you walk with Him and look to Him, and expect help from Him, He will never fail you.” )


芬尼·克罗斯比(Fanny Crosby,1820. 3. 24-1915. 2. 12),盲人圣诗作家,一生书写圣诗八千多首,像《有福的确据》,《靠近主》,《荣耀归于天父》等。


芬妮曾说过这样一段话:“If I had a choice, I would still choose to remain blind...for when I die, the first face I will ever see will be the face of my blessed Savior.” (如果我有再次选择的机会,我仍然会选择保留我的目盲...因为当我死的时候,我要看到的第一张笑脸,将是我荣耀的救主。)


琼妮.埃里克森(Joni Eareckson,1949. 10. 15),生于马里兰州巴尔地摩,高中时因跳水事故导致颈部以下高位截瘫。但作为基督徒,她相信“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她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用口叼笔写字绘画,创作大量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画作,被称为《轮椅上的画家》。琼妮也主持电台播音,四处旅行演讲,为主做见证。琼妮获得大学学位以及包括西敏斯特神学院在内的六个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并创办《Joni and Friends》基督徒慈善机构,促进残疾人中的福音事工。


“He has chosen not to heal me, but to hold me. The more intense the pain, the closer His embrace.... Maybe the truly handicapped people are the ones that don't need God as much.”(“神没有选择医治我,而是选择拥抱我。越是当痛苦最剧烈的时候,祂越是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也许真正残疾的人,是那些自认为不需要神的人。”)


尼克.胡哲(Nick Vujicic,1982. 12. 4),出生时患有先天性四肢切断症,无手无臂,无腿无脚。但他勇于面对身体残障,以他的信心、感恩和智慧,活出生命奇迹,成为基督徒作家、布道家、励志演说家、甚至演员。他的主要作品有《人生不设限》,《势不可挡:化信心为行动的神奇力量》,《全心拥抱你》,《坚强站立》,《爱情不设限》等,并与日裔妻子育有四个孩子。


“If you can’t get a miracle, become one.” (如果你不能得着神迹,就让你自己成为一个神迹!)


“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创18:14)


“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亚4:6)


“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3:5-6)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15:5)


如何靠主做大事?即乔治穆勒的方法:信心和祷告!这是靠主得能力的法宝和秘诀!


Featured Posts
請稍後再來
文章發佈後將於此處顯示。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尚無標記。
Follow Us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关于我们

2003年,一群来自母会海华郡中华圣经教会(CBCHC)的基督徒领受神的异象,有感于巴尔的摩地区众多华人同胞的福音需要,于同年9月租用 Shelbourne Baptist Church 的场地开始聚会,并成立巴郡中华圣经教会 (CBCBC)。教会于2017年9月搬至新租用的Holy Nativity Lutheran Church,主要服事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周边学校的华人学生学者,在美国出生的亚洲人, 及跨文化和美国的家庭。我们除了主日中文崇拜,还办有成人主日学以及针对学前班和学龄班的主日学,同时提供婴儿照看。

​联系方式

任运生牧师            

电话:443-839-7615

邮箱:yren001@hotmail.com

​微信:yren0011

 

林锦源(Aaron)长老

电话:410-660-8569

邹静长老

​电话:443-364-8348

订阅教会周报
  • Grey Facebook Icon
  • Grey Google+ Icon

© 2019 by CBCBC.

bottom of page